88年我在山村教书,深夜送发烧女学生回家:竟发现她妈妈是我同桌 大家好,我叫陈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5-02-11 13:43:14

88年我在山村教书,深夜送发烧女学生回家:竟发现她妈妈是我同桌 大家好,我叫陈硕,25岁,湘西梨花村小学的一名教师。三年前,我从师范学院毕业,怎么也没想到会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教书。人生的际遇总是那么奇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梨花村,名字很美,但却名不副实。村里没有梨树,只有漫山遍野的红薯地。村长刘福寿说,早些年村里种过梨树,后来不知何故都死了。 我在村小学教书,说是老师,其实更像个“全科杂家”,语文、数学、音乐、体育,什么都教。我五音不全,《学习雷锋好榜样》都能唱跑调,但孩子们不嫌弃,他们觉得,能识字就是有本事。 孩子们都很可爱,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却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尤其是小月,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学习特别认真。看着她,我想起了七年前的高考同桌,李雨薇。 那会儿,我和李雨薇是同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每天清晨,阳光洒进来,她就在那里认真写作业。她的马尾辫随着写字的动作轻轻晃动,像一支安静的舞蹈。 我们都以为高考是人生的终点,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高考前一个月,李雨薇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她不得不放弃高考,回家照顾父亲。那天早上,她收拾好书包,对我说:“陈硕,你一定要考上大学。”然后,她就离开了,再也没回来。 那个夏天很闷热,我每天路过她家门口,都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咳嗽声,那是她父亲病中的声音。我不敢进去,后来听说,她们一家搬走了。 如果当时我勇敢一点,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遗憾,我才会格外关注小月。她和小薇很像,一样的认真,一样的倔强。小月成绩很好,但家境不好,总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她很要强,从来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我偷偷给她买的本子,她放学后把钱还给了我,说她妈妈不让她白拿别人的东西。 小月的妈妈很神秘,据说外地嫁来的,寡居多年。我很少见到她,只知道她每天早出晚归,上山采药,卖山货养活母女俩。老支书刘福寿有次喝了酒,跟我说:“陈老师啊,你是不知道,小月她妈可不简单,那女人识字,认得不少字嘞!” 我有点好奇,在这个偏僻的山村,识字的女人不多见。 直到那个雨夜,我才知道小月妈妈是谁。 那天傍晚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刚改完作业,隔壁班的小张老师跑来告诉我,小月发烧了,还在教室里。我赶紧过去, 图片 这么大的雨,不能让孩子在学校待着。我背起小月,打着伞,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她家走。山路很滑,泥泞不堪。小月很轻,轻得让我心疼。 “老师…我冷…”她虚弱地说。 “坚持一下,马上就到家了。”我加快了脚步。 到小月家时,我敲门,没人应。小月说她妈妈去镇上卖药材了。我找到钥匙开了门,把小月放在床上。她想喝水,我给她倒了水,又找到退烧药给她服下。 我环顾四周,看到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高中毕业照。我走近一看,愣住了,那是我和李雨薇的合影!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浑身湿透的女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竹篓。闪电划过夜空,照亮了她的脸。 七年了,我一眼就认出了她,李雨薇! “陈…陈硕?”她手里的竹篓掉在地上,药材撒了一地。 我也愣住了,仿佛回到了1981年的夏天,我们穿着校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 “妈…妈妈…”小月虚弱地喊了一声。 李雨薇回过神,跑到床边,摸了摸小月的额头。我这才注意到,她的头发有了白丝,脸上也有了皱纹。 “你…你一直在这里?”我问。 “是啊,一直在这里。”她平静地说,讲述了她这些年的经历。父亲去世后,她嫁到了这里,丈夫五年前出车祸去世了。 我看着她消瘦的背影,明白了小月为什么那么像她。 “小月很像你。”我说。 “是啊,她比我强多了。她的理想是当老师,像你一样。” 我想起那张照片:“对了,那张照片…” “是我一直留着的。”她说,“你以前说,考上大学要把照片贴在宿舍墙上。后来…我就一直留着,想有一天给小月看,告诉她,妈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想。” 我的心里酸酸的。 小月退烧了,我准备离开。李雨薇送我到门口,轻声说:“谢谢。” 走在山路上,我想起李雨薇的话,谁又能说,现在的梦想就不美好呢? 后来,我经常去小月家补课,也经常看到李雨薇。她还保留着很多过去的习惯,比如咬笔头,比如哼歌。 有一次,我看到李雨薇在教小月做题,阳光洒在她们身上,那一刻,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 期末考试,小月的成绩出来了,全班第一。我由衷地为她高兴。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让我们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重逢。

0 阅读:4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