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康熙年间,年羹尧年仅十二岁,家境殷实,父亲年遐龄是守财奴,母亲则信佛心善。
一日放学途中,年羹尧偶遇一位老妇人坐在大树下痛哭,询问得知老妇人的四个儿子皆为赌鬼,败光家产后甚至将房子输掉,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
老妇人透露买主正是年羹尧的父亲,工部侍郎年遐龄。
年羹尧心生怜悯,决定帮助老妇人。
他先是向父亲索要契约未果,后求助于母亲,最终成功拿到契约并当面烧毁,保住老妇人的房子。
年遐龄虽心疼银两,但也无可奈何。
年羹尧后来仕途显赫,却因嚣张跋扈惹恼皇上,被雍正下令处死,年仅四十七岁。
正如《诗经》所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年羹尧若能始终保持初心,或许能避免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