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90大寿,家族聚会,亲戚问我工资,我准备说月薪3万,妈妈一个眼神,我立刻说4500 01 二舅家的客厅里弥漫着火锅的热气。水晶灯在红木圆桌上投下暖黄色的光斑,外婆坐在主位上,布满皱纹的手指一下一下摩挲着茶杯边沿,那是她几十年的习惯。 今天是外婆90大寿,全家人难得聚在一起。茶几上还摆着一个没拆封的燕窝礼盒,是表姐带来的,包装上的金粉都还没擦干净价签的痕迹。 "小明现在在哪高就啊?"大姨一边给我夹肥牛,一边问。她新做的美甲在筷子上闪着光,两个月前她刚开了一家美容院。 02 "在德邦物流做销售。"我说,低头搅动着碗里的肉片。一个月前我刚接手G区的配送线路,每天骑电动车跑单子,工装裤已经蹭破了好几处。 "月薪多少啊?"三舅突然插话,筷子停在半空。他总是这样,每次家族聚会都要打听大家的收入,仿佛这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我偷偷瞄了一圈:表哥穿着定制西装,袖口露出欧米茄手表,听说是他爸借了十几万给他买的;表姐背着爱马仕包,脖子上挂着卡地亚项链,上次听妈妈说她老公生意失败,她还在供三张信用卡。 03 客厅墙上挂着外婆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她是村里唯一的裁缝,照片里她坐在缝纫机前,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现在照片有点发黄了,但外婆每次擦桌子都要特意把它擦得锃亮。 "我…"我清了清嗓子,"月薪…" 三万这个数字已经到了嘴边。这个数字盘旋在我脑海里好几天了,我甚至在镜子前练习过怎么说得自然一点。上次表哥说他创业月入十万,表姐说她做基金经理年薪百万,我不想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 可就在这时,我瞥见妈妈的眼神。 04 她放下筷子,目光平静地看着我。那种眼神我再熟悉不过了:眉头微蹙,嘴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小时候我在学校撒谎被发现,放学路上她就是这样看着我,直到我说出实话。 妈妈的手腕上戴着一个掉了珠子的玉镯,是她教了二十年书存钱买的。她从不舍得换新的,说是"钱要花在刀刃上"。每个月工资卡一到账,她就会给我转500块:"儿子,攒着买房。" "4500。"我说。 05 餐桌上突然安静了。我听见表哥轻蔑的笑声,看见表姐低头开始刷手机。大姨的筷子停在半空,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这么低啊…"大姨的声音里带着惋惜,"要不来姨开的美容院帮忙?保底8000。" 妈妈却笑了:"4500也不少了,在德邦干两年,说不定能做到主管。小明这孩子,从不占别人便宜,这点我最放心。" 火锅的热气模糊了我的眼睛。隔着白雾,我看见外婆慈祥的笑容。她夹了一块肉放进我碗里,颤巍巍地说:"吃,能养活自己就是本事。" 06 那天散席后,我开车送妈妈回家。老小区的路灯有点昏暗,电线杆上贴满了贷款小广告。 "你外婆年轻时,一个月才挣十几块钱,"妈妈突然说,"但她从来不跟人借钱,更不会吹牛。她说,人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妈妈叹了口气:"你大姨家的美容院是贷款开的,每个月要还一万多。你表哥创业亏了五十多万,现在还靠父母还债。你表姐…唉,面子工程害人啊。" 07 我握紧了方向盘,掌心有点潮湿。路边的便利店亮着灯,收银台后面站着个年轻人,正在打哈欠。那个场景让我想起自己刚毕业时,晚上在便利店打工,一个月2800。 现在4500的工资确实不多,但那是我凭本事挣来的。每个月房租1500,伙食费1000,日用品200,剩下的我都存起来了。存折上的数字在慢慢变大,就像我的自信一样。 比起那些靠吹牛、靠父母、靠负债来维持"光鲜"的生活,我更愿意活得诚实、踏实。就像墙上那张发黄的照片里,年轻的外婆一样。 08 半夜,我躺在床上刷手机,看见表姐发了条朋友圈:"XX奢侈品半价酬宾,要的速度!" 我笑了笑,关掉了手机。 桌上放着我的工作服,油渍和灰尘的痕迹格外明显。但是没关系,明天早上我会穿上它,继续去跑我的配送线路。 这或许就是妈妈和外婆想教会我的:人生最大的体面,不是虚荣的数字,而是内心的坦荡。
外婆90大寿,家族聚会,亲戚问我工资,我准备说月薪3万,妈妈一个眼神,我立刻说4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5-02-14 09:44:35
0
阅读: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