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大伯副师长转业,退休金只有9800,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不如我这个复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5-02-12 10:43:25

1998年,我大伯副师长转业,退休金只有9800,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不如我这个复原种地的农民 我叫张德明,1965年生于河南南阳一个普通农村。1983年入伍,1987年因伤复原回乡。我大伯张国柱是副师长,在部队干了32年,1998年转业地方。 那是个特殊的年代,军队精简裁员,不少老军官都选择了转业。但谁也没想到,相似的起点,不同的选择,会让我和大伯的人生轨迹有如此大的反差。 记得大伯转业那天,师里派了专车送他。临走时,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胸前的勋章闪闪发亮。乡亲们都羡慕地说:"老张家出息了,有个副师长。" 大伯被安排到省城一个事业单位任副处长。每月工资9800元,在当时算是很高的收入了。但转业后的生活,却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城市里的人情世故,让习惯了军营生活的大伯很不适应。**"在部队,一声令下,大家就知道怎么干。在这儿,说了半天,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做。"大伯经常这样抱怨。 而我,复原回乡后,重操旧业种地。起初也不适应,但在部队练就的吃苦耐劳精神让我没有退缩。我承包了300亩地,种植优质小麦和玉米,还开始尝试果树种植。 1999年,我的果园第一次挂果。我请大伯来看,他坐在果园里,望着满园的苹果树,久久不语。"有时候想想,当初是不是太看重职务和工资,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真谛。"大伯感叹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伯在城市的生活越发感到孤独。单位里的应酬多,但知心朋友少。虽然工资不低,但房贷、车贷加上子女教育,一个月也剩不下多少。 我这边,果园逐渐有了起色。我还利用在部队学到的管理经验,带领乡亲们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土地里有说不完的故事,田间地头有聊不完的家常。 2008年,大伯退休了。退休金虽然有9800,但城市生活成本高,特别是医疗支出大。更重要的是,他觉得生活少了奔头。"在部队是一声号令,转业后是一地鸡毛。"大伯常这样说。 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却越来越充实。果园扩大到500亩,每年纯收入超过20万。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在农村,我还是那个有担当的军人,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2015年,大伯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回到了老家。"城里的生活太复杂,还是咱们农村自在。"他住在我的果园小院里,每天侍弄花草,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如今,我们经常坐在果园里聊天。大伯说:"当年觉得你回乡种地是没出息,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职位有多高,退休金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充实。" 这些年,不少转业军官来我的果园参观。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总是说:"军人的品格不是靠职务来证明,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种地也可以活出军人的骨气。" 现在,我的果园成了远近闻名的观光农场,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还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伯经常感慨:"你小子比我强,我在城里熬了半辈子,还不如你回乡种地活得通透。" 望着满园的果树,我常想: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你的根扎得有多深。

0 阅读:49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