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布 15 条生育支持措施,生育一孩也将享 50% 社保补贴,还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 可以说江苏开了个好头。 先前在地方层面所有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生育支持,往往都要限定本地户籍和二孩及以上孩次生育。2022年5月江苏刚推出生育产假期间社保补贴时,同样只针对二三孩,现在是扩大到了一孩或者说覆盖了所有的生育。按七普结果,江苏的一孩生育占到总出生的52.9%,现在只会更高,所以政策效果是覆盖范围至少翻一番。 我们知道,二孩三孩必然要建立在先有一孩的基础上,所以任何形式的鼓励生育,实际上都应该覆盖到一孩。各地政策普遍没有把一孩纳入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不愿意在这方面形成更多支出,因为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生育率都在1.0左右,特别是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二三孩生育占比很低。所以限定本地户籍、二孩及以上的条件,能够有效降低鼓励生育措施的政策成本。 但是,生育支持政策的初衷就是要运用政策工具,降低选择生育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要在政策成本方面“降本”,就必然难以在预期效果上“增效”。更何况,不少地方所谓的“生育支持”或者“生育补贴”的本质,只是房地产促销手段。所以,绝大多数地方的生育支持政策,基本上都起不到效果。相比之下,江苏把政策扩大到不区分孩次、一视同仁,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江苏的支出能力更强。 可能又有人要提到,这里的社保补贴是直接支付给用人单位的,并非支付给个人,更不用说也不是以现金补贴形式支付给个人,所以认为效果有限。其实这么设计,与各地生育支持体系只限定本地户籍类似,关键在于人口是可以流动的,所有地方都不愿意支出自己的资金为其他地方做嫁衣。社保补贴支付给用人单位,效果相当于给用人单位减税,既有利于稳定选择生育的女性的就业,在社保尚未深度全国统筹的情况下,也起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效果。 所以,我们可以说江苏开了个好头,但也要意识到以生育补贴为核心的生育支持体系只由地方承担的结果,必然就是政策支持力度偏于保守,既受制于地方财力,又被“肥水不流外人田”所限。所以,生育支持体系要想达到一定效果,生育补贴的核心的实施主体就必然只能是中央政府,因为中央政府拥有最充沛的财力,也不用考虑人口流动(国内迁移)的影响。 实际上中央政府层面的生育补贴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落地。 半年多以前,2024年7月的三中全会公报已经提到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10月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三中全会公报中的一句“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已经被扩展为“制定生育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规范,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积极稳妥抓好落实。”从新华社对全会公报作出的“在目前各地普遍做法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补贴形式,逐步提高补贴水平”解读,我们也能看出来“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的主语显然并不是地方。 综上,将落地的生育补贴制度的情况是: 生育补贴制度由中央政府层面出台实施方案; 从“逐步提高补贴水平”的表述看,生育补贴极有可能是中央财政筹资直接支付或经由地方专项转移支付; 从“指导地方做好政策衔接”的表述看,生育补贴的额度应当高于目前各地自定的所谓“生育补贴”的额度,由于前后的差异,需要地方做好政策衔接。 至于有人提到的所有支持措施都在有家庭的基础上,这是因为目前的核心家庭已经是主干家庭解体的结果,如果核心家庭再解体,家庭结构便不复存在。所以,从制度设计的视角,家庭结构存续的优先级,必然要高于鼓励生育;生育支持体系的制度设计,也必然要基于“已经形成家庭结构”这个前提。所以,近期内没有任何可能推出会破坏家庭结构的措施,只会不断地维护、强化。
江苏发布15条生育支持措施,生育一孩也将享50%社保补贴,还有哪些内容值
德仕与生活
2025-02-21 17:22: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