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9岁海军战士为救群众牺牲,父母伤心欲绝。没想到2017年,其母亲病逝,1中年男子竟在殡仪馆门口下跪,用了20多分钟,一步步跪到她的灵堂前,失声痛哭:妈妈,我来迟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7年9月28日,葫芦岛海军基地附近传来急促的呼救声,巡逻中的刘继强看到一名群众在汹涌海浪中挣扎,这位19岁的海军战士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来不及脱下军装,从十几米高的防波堤跃入海中。 刘继强奋力将落水者推向岸边,却在一个巨浪袭来时被瞬间吞没,部队组织了大规模搜救,但直到一周后才找到他的遗体,他被追记一等功,追认为烈士。 千里之外,刘银智和梁桂茹老两口得知噩耗,跌跌撞撞赶到部队,看到儿子冰冷的遗体,梁桂茹几度昏厥:"儿啊,你怎么舍得撇下爹妈..." 追悼会上,刘父含泪决定将儿子的骨灰撒入大海:"儿啊,本来指望你给我们养老送终,可如今...你喜欢大海,就留在这里吧..." 在送别队伍中,站着一位名叫廖良开的年轻战士,虽与刘继强素未谋面,但他被英雄事迹和两位老人的痛苦深深打动。 望着老人远去的身影,他暗自立誓:"继强,你放心走,我替你照顾爹妈,尽你未尽的孝道。" 回到部队后,廖良开写下了第一封信,详细介绍自己情况,讲述刘继强在部队的点滴,最后问道:"往后余生,我能否做您的儿子,替他尽孝?" 老两口收到信时惊喜交加,刘妈妈紧握信纸,泪眼婆娑:"这是老天爷在可怜我们吧?" 起初,廖良开称呼他们为"大叔大婶",直到梁桂茹生日时,他制作了一张贺卡,首次在落款处写下"儿子"二字。 并电话祝福:"妈妈,生日快乐!"电话那头沉默良久,传来带着哭腔的回应:"好,好,我的好儿子..." 1999年国庆假期,廖良开放弃回四川老家,选择前往吉林,当他抵达桦甸小村时,两位老人已在村口伫立多时。 廖良开快步上前,敬了个标准军礼:"爸、妈,儿子回来了!"刘妈妈将他紧紧抱住,泪水打湿了军装,刘爸爸则默默拍着他的肩膀,眼含热泪。 那一周老两口视他如珍宝,临别时刘妈妈凌晨三点起床准备早餐,做了六样菜,面对满桌饭菜和老人不舍的眼神,廖良开泪如雨下。 2004年,廖良开带着新婚妻子再访桦甸:"爸、妈,以后我们一起照顾你们,"老人喜出望外,包了个大红包,还买了个大毛毯作为新婚礼物。 当廖良开的儿子出生,梁桂茹亲手缝制了一包小衣服寄去。 2006年退伍后,廖良开回四川创业,但每年春节都坚持带全家回桦甸探望,平日里电话不断,嘘寒问暖,共话家常。 他曾多次提出接老人到成都同住,但梁桂茹因病情不适合长途跋涉而婉拒。 2017年春节,一家人如常回桦甸,梁桂茹已无法下楼相送,只能站在窗前不停挥手,廖良开不曾想,那竟是永别。 同年夏天,廖良开接到噩耗:"你妈走了,"他立即预订次日最早航班,彻夜未眠,当他赶到桦甸殡仪馆,在门口双膝跪地,开始了那段震撼人心的跪行。 他一步一叩,额头触地,泪水浸湿地面,不足百米的路程,他跪行了二十分钟,每一步都沉重而坚定,仿佛要用膝盖丈量二十年的情感。 当他终于跪至灵前,失声痛哭:"妈妈,我来迟了..."这一声呼唤,既为今日之别,更是对二十年承诺的交代。 葬礼后,廖良开将刘爸爸接到成都同住,刘爸爸拉着廖良开父母的手,老泪纵横:"谢谢你们培养了这么好的儿子,是他让我在失去妻儿后仍有活下去的勇气。" 廖良开的事迹获得了"中国好人"、"四川好人"等多项荣誉,还被提名全国道德模范。 面对赞誉,他始终保持军人本色:"我不过是完成了战友应尽的责任,战友为国捐躯,我替他尽孝,说好的一辈子,就是一辈子!" 2017年底,参加《谢谢你来了》节目时,廖良开将刘爸爸请上舞台,当众告白:"爸,谢谢您!是您和妈妈教我如何去爱..."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子紧紧相拥,泪如雨下。 如今,廖良开依然坚守承诺,精心照料刘父晚年,从葫芦岛到桦甸,再到成都,2850公里的距离,20多年光阴,7300多个日夜。 这段非亲非故却胜似骨肉的情谊,展现了人性最闪耀的光芒。 刘继强的父母是不幸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然而他们又是有福的,因为命运在夺走亲生儿子的同时,赐予了他们另一个同样优秀的"儿子"。 廖良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超越血缘的亲情",让我们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依然能够照亮前行的道路。 信源:节目《谢谢你来了》
1997年,19岁海军战士为救群众牺牲,父母伤心欲绝。没想到2017年,其母亲病
如梦菲记
2025-02-22 15:25: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