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侦察员赵琳传送情报,突然,几只狼追他,他撒腿就跑,急中生智,爬上一棵枣树,急的狼在树下打转。 抗日战争,那是个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中国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蹂躏,我们的国土被践踏,我们的同胞惨遭杀戮。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奋起抵抗,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就是抗击日寇的中坚力量。 在战争中,武器和士兵固然重要,但还有一样东西也不可或缺,那就是情报。准确及时的情报,可以让指挥员掌握战场局势,做出正确决策,避免我方损失;还能提前获知敌人的企图,主动出击,赢得战机。可以说,谁掌握了先机,谁就离胜利更近一步。 但情报工作异常艰难而又危险。为了刺探敌情,我军斥候常常要深入敌后,在敌人眼皮底下搜集情报。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暴露身份,落入敌手。即便是侥幸逃脱,也时刻面临着野兽、地雷、迷路等危险。因此,情报人员必须具备过人的勇气、智慧和忠诚。 为了完成情报任务,八路军专门成立了多支斥候部队。斥候部队是一支轻装、机动、善打游击的特殊部队。战士们来去如风,神出鬼没,经常单兵作战或小股出击,深入敌后获取第一手情报,为部队出谋划策,可谓功不可没。 但斥候行动困难重重,风险极高。敌人布置了层层封锁线,还有巡逻队日夜盘查。斥候要穿越封锁,必须寻找薄弱环节,伺机通过。即使侥幸过关,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加凶险的无人区。那里不仅有德国军事顾问帮日军布下的雷区,还有饿狼、毒蛇等危险动物出没。如果贸然前行,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 因此,斥候每次出击,都要有舍生忘死的决心,把死亡当作家常便饭。哪怕只是传递一份情报,都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为了民族大义,为了抗战胜利,无数英雄儿女义无反顾投身于斥候行列。正是有了他们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牺牲和奉献,才有了我们最终的胜利。 1943年,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一天,八路军某部斥候侦察员赵琳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要在天黑前把一份重要情报送到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游击队。赵琳接受命令后,立刻动身,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 出发前,小赵仔细查看了地图,在脑海中描绘出一条隐蔽的行进路线。他避开大路,拣偏僻小道,在崎岖山路上纵情飞奔。然而艰难险阻远不止这些,最凶险的路段还在后头。 当赵琳接近日军封锁线时,远远看到官兵在巡逻盘查。他屏息静气,慢慢匍匐爬行,耐心等待时机。终于,他瞅准一个哨兵打瞌睡的空档,迅速通过了封锁。但紧接着,又一个棘手的难题摆在了面前。 前方是一片广袤的荒野,听说经常有狼群出没。赵琳咬咬牙,想起战友们冲锋陷阵的英勇,鼓足勇气继续前行。可没想到,他刚跑出没多远,身后就传来一阵"嗷嗷"的狼嚎声。 回头一看,几只饿狼正穷追不舍地跟来。赵琳吓出一身冷汗,拔腿就跑。他本想掏枪射击,但一想枪声会惊动日军,只好忍痛放弃。眼看狼越追越近,他急中生智,发现前方有一棵粗壮的枣树。 情急之下,赵琳三下五除二爬上了树。狼群紧追到树下,围着树干不停打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恨不得一口吞了他。这时赵琳才发现,自己的随身小包不慎掉在了地上。 小包是用日军军旗改制的,里面装着机密情报。他心想,若是落入敌手就糟了。无奈狼群迟迟不肯离去,赵琳只得暂且忍耐。就这样,一人一狼在树上树下僵持了一宿。 直到东方泛白,困乏和饥饿让赵琳眼冒金星。正当他昏昏欲睡之际,忽然瞥见远处有一队日军正在靠近。他登时吓得魂飞魄散,进退两难,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原来是日军踩到了八路军事先埋好的地雷,炸得人仰马翻。这一响可把树下的狼群吓得屁滚尿流,撒丫子逃命去了。赵琳抓住机会,飞速下树,捡起小包,拔腿就跑。 这一番惊心动魄的遭遇,差点要了赵琳的老命。但想到自己身负的光荣使命,他咬紧牙关,不顾满身伤痛,一鼓作气冲向目的地。最终,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赵琳安全抵达,及时将情报交到了首长手中。 赵琳的探险故事,在当时可谓是轰动一时。他智勇双全、临危不惧的精神,感染和鼓舞了八路军将士,成为大家的英雄榜样。首长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根据赵琳送回的情报,及时调整了部署,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图谋。 事后,赵琳的事迹传遍三五九旅。人们都交口称赞,数他本领高强,福大命大。但谦逊的赵琳却总说,自己不过是尽本分,换了其他战友,一样能完成任务。其实大家心里明镜似的,这次行动的成功,跟赵琳的机智勇敢密不可分。
1943年,侦察员赵琳传送情报,突然,几只狼追他,他撒腿就跑,急中生智,爬上一棵
熹然说历史
2025-02-23 22:12:4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