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英雄儿女”解秀梅脑梗住院,欠了医院30000元治疗费,医院刚下达停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2-24 21:33:33

1994年,“英雄儿女”解秀梅脑梗住院,欠了医院30000元治疗费,医院刚下达停药通知书,就接到军区的通知,要求医院全力救治,费用问题由军区解决,这是怎么回事?   解秀梅9岁那年,便开始为抗日游击队传递情报。   1942年,日军发动了对华北地区的大扫荡。   哥哥在那场恐怖的屠杀中因拒绝背叛而被日军杀害。   在1947年家乡实现全面解放后,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尽管如此,她的内心却始终渴望能参与到文艺演出工作中。   当地的业余剧团重新恢复活动时,解秀梅成功入选剧团,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则参与剧团的排练。   1948年初,解秀梅在前往剧团的途中,偶然听到一位说书人正在讲述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这位年仅十四岁便投身革命,最终在敌人的酷刑下英勇牺牲的女英雄,成为了解秀梅的榜样。   她开始沉浸于马克思主义书籍和党史的学习。   1948年,解秀梅报考了人民解放军,并成功通过了审核。   她加入了军队的文工团,开始为前线的战士们表演。   1950年,通过军区领导的推荐,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征赴朝作战的消息传到了全国。   解秀梅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尽管她是文工兵。   面对他们的疑虑,她郑重其事地表示,无论分配什么任务,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完成。   最终,她被选为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成员之一。   作为一名女文工兵,解秀梅并非必须参与冲锋陷阵,但她选择了与其他战士一起行进。   任务紧急,行军途中,部队领导曾因担心她的体力,特意要求她在后方休息,但解秀梅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   在接下来的18天里,她背着沉重的装备,始终保持在队伍的中间,毫不落伍。   即使在身体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她依旧用自己的言行鼓舞着周围的战友。   她的表现被评为“行军模范”。   1950年冬天,解秀梅所在的部队抵达前线。   在战斗打响后,随着伤员不断增多,她迅速加入了医疗队。   在这个岗位上,她不分日夜地为伤员们提供帮助。   一名战士因为长时间在冰天雪地中作战,脚部严重冻伤,送到医疗所时,解秀梅急忙脱下自己的棉袄,把战士的双脚放入怀里。   1951年,战局更加紧张,敌军的空袭频繁。   正值严冬,解秀梅在担任医疗护士期间,主动担负起了砍柴的任务。   然而,就在她收拾完柴火准备返回时,突然听见空中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   虽然她朝着敌机飞行的方向赶去,希望能预警部队。   然而,她到达驻地时,却发现敌机的轰炸已将驻地摧毁殆尽。   解秀梅随即跑向手术室,想要救出一些珍贵的医用物资。   然而,当她听见隔壁房间传来的求救声时,发现了被困的排长李永华。   她冲进火场,背起受伤的战友。   就在她拼命往伤员防空洞奔跑的途中,敌机再次对驻地发起了猛烈轰炸。   眼看着炸弹落下,解秀梅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李永华。   鲜血染红了她的身躯。   然而,解秀梅坚决将李永华背到防空洞内。   自己也因伤势过重倒下。   解秀梅的事迹震撼了整个志愿军,并因此获得了个人一等功。   1952年,解秀梅随同志愿军归国观光团,来到北京中南海。   她和其他战士们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热情接见。   此时,解秀梅站在毛主席面前,亲眼见到伟人并为他献上鲜花。   毛主席也因为志愿军的到来,唤起了他对已故儿子的哀痛。   在这一刻,解秀梅似乎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心情。   接着,解秀梅的事迹传遍了全国,甚至引起了朝鲜领导人的注意。   10月,她再次赴朝,金日成亲自接见了她,并授予了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和三级国旗勋章。   同时,作家巴金根据解秀梅的事迹,创作了小说《团圆》,并改编成了电影《英雄儿女》。   然而,解秀梅并未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而是默默回到了石家庄,进入了印刷厂。   1976年,她在石家庄定居,担任兴华印刷厂副厂长。   尽管事业上有所成就,健康却不断恶化,最终因病退休。   1994年,解秀梅因多发脑梗塞与老年痴呆症住院,且因欠款未能支付医疗费用。   全国各地的医院专家纷纷赶往石家庄为她会诊,但她的身体状况已不容乐观,最终在1996年辞世。   参考文献:[1]杨纪.《英雄儿女》王芳原型获抗美援朝独立一等功女战士解秀梅[J].档案天地,2015,0(6):38-41  

0 阅读:53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