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女孩在街头发现一位衣衫褴楼的老人很奇怪,靠捡破烂为生,但却能用左手作

火龙果看天下 2025-02-25 10:49:50

2008年,女孩在街头发现一位衣衫褴楼的老人很奇怪,靠捡破烂为生,但却能用左手作画,堪比名画家,女孩靠近观察后,竟发现令全网震惊的事情!   2008年的江西街头,喧嚣与沉寂交织,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混迹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他席地而坐,手里握着捡来的粉笔头,在一块废弃的木板上涂抹着,路过的人大多行色匆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除了一个年轻的女孩。   她被老人左手作画的场景吸引,驻足观看,老人看起来像是在自个儿的小天地里,对外界的事不太上心。   女孩走近细看,发现老人的画作竟然颇具功力,笔触老练,构图精妙,丝毫不逊于一些名家作品。   她感到震惊,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把老人的故事发到了网上,这个老人名叫徐荣发,有人觉得他是个“被遗忘的奇才”,也有人说他就像是“巷子里的毕加索”。   更有人将他与著名写实派画家冷军联系起来,认为两人外貌相似,年龄相仿,一个功成名就,一个却流落街头,不禁令人唏嘘。   但现实远比网络上的故事更加残酷,徐荣发以前可没这么凄惨,时间回到几十年前,他出生于1956年,从小就展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无论是烧过的树枝,还是捡来的粉笔头,他都能信手拈来,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恢复高考后,他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学校当美术老师,成为全校唯一的美术老师,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后来,他结婚生子,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如果故事就这样发展下去,徐荣发的人生或许会平淡而幸福。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1996年发生了转折,在学校任教16年后,徐荣发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职。   他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一番考虑才这么决定的,由于性格耿直,不善交际,他一直醉心于美术教学,却在职称评定上屡屡受挫,仅仅被评为“优秀教师”就再无进展。   眼看着比自己晚来的年轻教师都得到了晋升,而自己却原地踏步,他内心充满了不甘,他决定放手一搏,去广东的一所贵族学校任教,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沉重一击,在新的环境里,他不适应人际关系的复杂,教学方法也与当地格格不入,最终以失败告终。   回到江西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被原单位开除了,现在成了没有工作的自由人,接踵而至的打击让徐荣发几乎崩溃。   妻子受不了生活压力,决定离开了,不幸连连,他突然中风了,右边身体动弹不得,生活全靠人照顾。   种种变故将他推向了深渊,他不得不靠捡废品维持生计,最终流落街头,尽管日子挺难,徐荣发对画画那股热情始终没减。   他捡来废弃的硬纸板,用捡来的粉笔头作画,仿佛绘画就是他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中风后,他学会了用左手作画,这成了他精神的寄托,也是他对抗残酷现实的唯一武器。   网络的关注给徐荣发带来了短暂的喧嚣,也带来了各种猜测和谣言,有人说他的画作被拍卖出了天价,有人说他收到了大量的资助。   这些所谓的网络热点,很快就暴露出了是虚假的,徐荣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网络的关注而得到改善,他依然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生活。   在这些流言蜚语中,唯一真实的信息是,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成为天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这或许是徐荣发人生中唯一的慰藉,至少他的儿子有了稳定的生活,不用像他一样颠沛流离,徐荣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时代变迁、个人命运以及艺术坚守的故事。   他曾经是受人尊敬的老师,拥有幸福的家庭,却最终沦为街头流浪汉,他的遭遇令人唏嘘,也引人深思。   潮流时代,个人命运常不由自主,徐荣发的耿直和纯粹,在追求效率和利益的社会中显得格格不入。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2022年03月21日关于“66岁“疯子画家”一夜成名,画出天才之作, 被称“中国毕加索”?”的报道

0 阅读:0
火龙果看天下

火龙果看天下

火龙果带你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