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都没想到,2月24日全红婵官宣入读暨南大学,评论区瞬间炸了——奥运冠军手握世界纪录,明明能保送清北,偏偏选了所211?
知情人士透露,暨南大学体育学院早就是跳水队“编外基地”,苏炳添、谢思埸等冠军都在此任教。全妹选广东的学校,训练基地到教室只要15分钟,文化课还能定制网课,这才是职业运动员的最优解。
看看杨倩在清华边训练边啃《微积分》,孙颖莎在上海交大跨城赶课,全红婵的选择反而更清醒:与其困在名校光环里,不如把精力留给巴黎奥运会的十米台。毕竟她光靠世界杯4金1银的成绩,早就不需要学历镀金了。
当年郭晶晶读人民大学EMBA是为了转型裁判,张继科进天津科大是为创业铺路。全妹才17岁,选个能兼顾跳水的学校才是真务实。那些喊着“不上清北可惜”的人怕是忘了,她跳水的满分记录至今无人能破,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天花板”。
真正的冠军从不被名校绑架,读书是为人生开路,不是给简历贴金!
渔樵
17 岁上大学,是年龄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