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阶段都需要技术合伙人
程序员八哥
2025-03-22 15:04:23
但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对的人
去年,一个在硅谷创业的朋友找我。
他本来找了个CTO合伙人,刚起步那会合作还不错,前端后端、业务讨论都能搭着来。
结果项目刚开始跑数据,准备对接外部系统时,合伙人突然说不干了——服务器关了,人也没了。他说:
“合伙人干活像打工,跑路却像失恋。”
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身份的绑定≠责任的绑定。
靠情分,不如靠机制。
🤝 这件事给我很多思考,也总结了5个创业早期最容易踩的坑,分享给你👇
1️⃣ 合伙人≠稳定器,反而可能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以为,有个合伙人就有了安全感。
但现实往往相反:理念不同步、预期不一致、目标不统一,
不如早期明确各自边界,留有弹性空间。
2️⃣ “身份”不是保护伞,执行才是护城河 🛠️
你给了对方CTO的title,并不意味着他能为你扛事到底。
项目早期最怕“身份过重,责任过轻”,
有时候,还不如明确按阶段合作,靠结果说话。
3️⃣ 外部合作≠不靠谱,有时反而效率更高✅
外包、项目协作听起来像是“次选”,但早期更稳定:
●没有“情绪成本”
●节奏受控、边界清晰
●没人承诺一口吃成胖子,反而更愿意脚踏实地
别小看这一点,能连续交付三轮版本的外包,比拉垮的合伙人靠谱太多了。
4️⃣ 项目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类型的“搭子”👣
别指望一个人能从0到1,又从1到10,还能陪你到100。
●起步阶段 → 技术执行力最重要
●成长期 → 商业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扩张期 → 系统建设+资源调动
每一阶段都要根据目标换打法,不是换人,就是换角色。
5️⃣ 创业,归根到底是个长期运营的系统工程📊
别迷信“灵魂伴侣式的CTO”,也别低估靠谱合作者的价值。
产品能不能走得远,不是靠情怀,而是靠决策、执行、复盘,不断进化系统结构。
所有能陪你走到最后的人,都是阶段性的幸运,不是默认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