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小米们准备掀了车险的桌子:财险公司何去何从?

新浪财经 2025-03-24 19:37:27

有人统计,10年前造车新势力多达60家,算上做PPT的甚至可能有300家,8年后只剩小米、理想、蔚来、小鹏、问界、零跑等,两只手都能数出来。

还没完。

雷军曾表示,以后的汽车和现在的手机一样,都是消费型电子产品,是平台、生态的入口,市场份额必然会高度集中,搞不好全球Top5能拿下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李想也说,目前国内市场大局已定,2025年的“五大佬”大概率就是2030年的“五大佬”,且市场份额还会更大。

这和保险有什么关系?

车险定价靠数据,而当汽车电子化后,过去搞不到的很多车辆和驾驶行为数据就能被记录下来了。

但是,这个数据大概率不会在保险公司手中,而在主机厂手中。

更要命的是,随着智能驾驶的快速渗透,还有个保险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驾驶的责任从人,转变为车辆本身。

这就麻烦了,车辆本身的责任,实际上就是主机厂的责任,那意味着未来的车险将成为一个产品责任险。

再看,数据在主机厂手中,智能驾驶的最终负责人也是主机厂,那顺手把保险服务做了,也是自然的。

所以,比亚迪复活了易安财险,小米牵头了法巴天星,大有所图。就连打车软件滴滴,也看到车险的大变局即将到来,布局了现代财险…

此时,传统保险公司,就有点麻烦了。更不消说那些车险上不去下不来,非车业务半死不活的中小财险公司了。

过去,包饺子的不负责煮饺子,没必要为醋操心,保险公司给的那碟醋,成了消费者唯一的选择。

现在,包饺子的开馆子了,那醋肯定是要自己提供,哪有不给蘸料的馆子?至于保险公司的醋消费者还吃不吃,那就不知道了。

这……

1

-InsuranceToday-

吐槽新能源车险贵,很久了

但保险并不赚钱,还大亏了57亿

特斯拉、比亚迪、小米为啥还都来了

电车车险贵,这事儿吐槽很久了。

更郁闷的是,虽然被吐槽贵,但保险公司还巨亏——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有137个。

这着实是个尴尬的数字,钱儿都去哪儿了?

于是乎,我们看到去年下半年,当比亚迪开卖自己的车险时,“迪友”们给了太多的期待,毕竟10万块的比亚迪电车,每年交4、5千保费,谁都觉得贵,更不消说明年的保费又会涨多少,还是个大大的X。

虽然后来有人算账,比亚迪财险的产品确实便宜些,若是把传统保险公司给到的“返点”当成保费抵扣的话,其实差别不大。

但当前电车车险定价较高,这与定价机制有点关系,比如不分网约车与家用车的“一刀切”模式成为推高保费的重要力量。

解铃还须系铃人。

“车是家的延伸,车是移动的家”,这是电车市场的一个共同观点,无论是主机厂还是KOL,甚至消费者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此,一个全新的以C端为核心的移动互联车生态出现了,主机厂纷纷抓紧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和服务链各维度。

保险这块,自然也少不了。

甚至理所应当,不做才是真的奇怪。

比如,车损等方面,通过对供应链的掌控,电动汽车特有的技术属性将赋予车企独特优势。核心零部件的专有识别系统构建起天然技术壁垒,即使不直接经营维修网络,主机厂也可通过配件认证体系主导售后市场。

这种对零部件的绝对控制权,正逐步瓦解传统保险公司在车险领域的作业逻辑:我生产→我定价→我定损→我赔付。

还有,就是主机厂掌握所有的数据,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个常识。

智能汽车产生的海量驾驶行为数据,对精算模型和产品开发具有决定性作用。面对如此核心资产,车企更倾向自建保险体系而非与第三方共享数据。

主机厂纷纷拿下保险公司,也从某种程度上印证数据闭环管理的商业逻辑。

再看到,电车市场极为明显的巨头化发展趋势,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其构建“内循环”商业模式的能力和信心。

一个典型的,便是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市场40%左右的市场占有率,既创造了规模化运营条件,也强化了用户数据资产价值,一言以蔽之:创造价值的环节,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

是故,这种从供应链到数据链的全链条掌控,正在重塑主机厂时代的车险版图。

当车企既掌握零部件定价权,又垄断核心数据资源时,传统车险模式或将迎来根本性变革。

而一些保险公司,搞不好将从现在的“产品-服务”提供方转变为2B的偿付能力提供方。

2

-InsuranceToday-

真正的金子在智驾时代

供应链、数据只是改变车险的前奏

与供应链、数据相比,真正颠覆车险的,可能是源于汽车工业的智能革命:自动驾驶。

自动驾驶,好像离不少人的生活还有点远,但这已经成真了。

去年,萝卜快跑在大马路上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狂人马斯克也在“WeRobot”上亲自示范了怎样“开”一辆既没有方向盘,也没有刹车,更没有后视镜的CyberCab,而跟在其身后的无人驾驶Robovan上更是下来了20名乘客。

何小鹏也说了,2025年新能源车的赛点就是L3级的智驾。

而这将深刻改变汽车的使用范式。

为啥?

一是自动驾驶够便宜。

数据显示,以武汉地区为例,10公里的路程,萝卜快跑的车费为4至16元,而同样的路程普通网约车差不多要18至30元。

同时,马斯克表示,一辆CyberCab的运营成本将压缩在3万美元以内。

二是自动驾驶够安全。

自驾除了看着没人有点犯怵外,安全性全面领先人驾,一项瑞再和Google的合作研究显示,人伤方面,人驾驶的车一百万英里有1.1个案子,无人驾驶没有;车损方面,人驾驶的车一百万英里有3.26个案子,无人驾驶是0.78个。

又好又便宜,那必然将成为市场主流。

在“WeRobot”上,马斯克就明确表示CyberCab将在2026年开始量产,而且要在加州和得州搞彻彻底底的全自动驾驶功能FSD的运营,并于2027年组建特斯拉自己的Robotaxi车队。

虽然离“人人自驾”尚有时日,但不可否认的是,商用自驾在未来几年中将快速落地。

事实上,北京的顺义、亦庄、通州等地区道路上,早已出现各类自动驾驶作业的车辆,尽管大部分都是美团等送外卖的小型车辆。

这意味着,留给传统车险的时间不太多了。

更要命的是,当前对自动驾驶的信息不对称依旧严重。

自动驾驶的算法到了什么水平,事故率怎么样,保险公司并不太清楚,开发产品时基本是用传统的车险条款承保这种完全不了解的新技术。

国外机构同样表示,由于缺乏现成的可借鉴的模型,很多保险公司甚至还没有开始考虑如何评估这些成本。

上述痛点的存在,也令保险公司对自动驾驶颇为谨慎。

且如同前面说的那样,站在主机厂的角度看:

没有合适的保险产品,我也不太想把数据给保险公司,那干脆我自己来就行了,什么数据、自动驾驶,都是我自己搞出来的,个中风险还有谁比我更清楚?

再说了,FSD服务由主机厂向C端提供,风险逻辑发生了变化:

人驾时代出事故,是驾驶人的责任,但FSD模式下出事故,其实是主机厂的责任。

这也是车险中最大的一个变量:

标的物变了。

回头看,供应链、数据这些变化、冲击,不过“小打小闹”。标的物变了,无异于掀了桌子。

“大人,时代变了!”

3

-InsuranceToday-

面对根本性的颠覆

传统保险公司怎么活?

大公司,比如人保财险这种,凭借既有的资源优势、客户优势、机构优势和品牌优势,可能还能从容面对车险市场的剧变。实在不行,凭借无可匹敌的非车业务,依旧可以活得不错。

毕竟也不是所有的主机厂都有实力像小米、特斯拉、比亚迪那样自己下场搞保险,和头部险企合作肯定是个绕不开的选择。

但是,其他保险公司能不能喝上汤,很难说。

先回顾电车的三个特点。

首先,智能化的电车数据延迟低,数据维度足够多,量也足够大;

其次,电车本身的构造和燃油车相比简单太多了,检测维修就像手机等电子产品一样,极为流程化。

最后,FSD等智能驾驶技术的运用将明显降低事故降低出险率。

如此看,FSD加持下的电车这个标的物具有:各种数据丰富、维修流程化、低事故的特点,说白了就是个标准化的东西。

而对于标准化的东西,统一,就成为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运作方向。比如,唯一的投保平台,唯一的维修网络…

比如,在Apple官网、Applestore买iPhone,下单的时候顺便买了AppleCare,维修去Applestore。

这就意味着,集约化之下,未来电车车险或许没必要由多个保险公司分别承保,相当部分的保险公司可能汤都喝不上了。

再者,对于主机厂来说,虽然未来大概率是光明的,但通往未来的路也一定是坎坷的。

为啥?

前面说了,人驾和智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标的物”,前者的责任主体是开车的人,后者的责任主体是提供智驾服务的厂商。

关键的点在于,现在的智驾还不是纯粹的智驾,几乎都是人车混合的驾驶行为。这意味着保险公司面对的是薛定谔的标的物,事故发生后,搞清楚到底是人在开车还是车自己在开就极为重要。

而且,有专业人士表示,在这个阶段,智能驾驶大概率是主机厂投保的产品责任险,而车险又是消费者个人投保的,这可能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智驾险不是车险的一个附加险,那意味着车险和智驾险很有可能来自两家不同的保险公司,再加上人车责任区分本身很麻烦,这会使得情况更为复杂。

所以,这也是小米、比亚迪等主机厂保险公司的优势:车险和智驾险还未合一的时候,消费者可以买车之后一站式配齐两类保险产品。

这想想就麻烦,更要命的是,彻底的全民自动驾驶可能尚需时日,这意味着这个过渡期将会“道阻且长”,那传统保险公司们又该做些什么准备?如何“渡劫”?整个车险市场又会面临怎样的“破界与重构”?

为此,今日保欣然推出题为《破界与重构——智能出行时代新能源车险的进化路径》第2期‘2025今日保·创新汇’,本期闭门沙龙由今日保研究院发起,联合分子实验室、安永(中国),聚焦“智能出行时代新能源车险的进化路径”,同财险公司、科技公司、咨询公司、再保公司、中介公司等车险生态中各主体的专业人士一道,汇聚各方视角,把车险市场的林林总总问题、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一一摆出,有啥说啥,聊痛快,聊通透,共同洞察车险关键时刻的抉择。

9 阅读:8962

评论列表

蓝天别恋

蓝天别恋

37
2025-03-26 13:27

新能源车企负责保险,赔付等于左手过右手!因为车主只能去新能源品牌的4s店维修,配件的定价权,在新能源车企手里

灰灰

灰灰

31
2025-03-27 13:12

汽车做成快消品,这是什么混蛋逻辑

paradise

paradise

19
2025-03-27 10:16

特斯拉小米传统车险公司不愿意接,赔钱,出险率太高

7月2日 回复 03-30 15:46
你知道新能源车主怎么玩吗?电池续航低的时候,故意撞电池,然后保险公司肯定是要赔一组新电池,一组电池十几万啊,哪家保险公司挺得住。

宝总没长梳

宝总没长梳

16
2025-03-26 09:34

猴王的广告真是无处不在,在汽车这块目前它上桌的资格都没有,总是拿它跟做了N年汽车的公司相提并论,真是脸皮厚

深井冰 回复 03-27 14:36
是问界遥遥领先其他车企[得瑟]

宝总没长梳 回复 深井冰 03-28 01:21
它吹牛那是绝对的遥遥领先

用户16xxx25

用户16xxx25

15
2025-03-27 14:04

把汽车做成快消品,只讲新款,只讲流量,绝口不提安全,绝口不提质量,绝口不提计划性报废,绝口不提大量使用未经过验证的设计,绝口不提部件不能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0xxx88

用户10xxx88

14
2025-03-26 23:42

比亚迪占比40%,也相当于2024新能源车险赔的57亿有23亿是比亚迪,所以比亚迪打算自己承担这部分损失?或者提高保费?

游龙 回复 03-27 14:23
所以车企得掂量一下自身条件,以后自动驾驶了有没有技术和信心去避开这种事故,如果对自家产品有足够的信心,怎么会怕亏钱?如果没信心,那将会被其他厂商逐步取代

屈妮梅哥哥

屈妮梅哥哥

13
2025-03-27 12:36

支持雷军开保险公司把保险价格打下去,20万的车保费1000块一年[呲牙笑]

情义担当 回复 03-27 14:38
就小米那个事故率,这样段只会让雷军把每辆su7赔3万块赚来的钱,再通过保险陪完

7月2日 回复 03-30 15:49
一组电池十几二十万,动不动就自燃,有些车主续航不行的时候,还故意把电池撞坏,就这样,保费怎么降,现在新能源汽车骗保相当恶劣,配件又贵得离谱,所以,保费只会越来越高,不可能低。

用户10xxx91

用户10xxx91

9
2025-03-27 17:21

这意思是运动员和裁判都是新能源厂商,有没有可能你不买车商的保险,人家后来可以远程操控你,到时候他要涨价你只能接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power 回复 03-28 23:52
这个还真有可能。我一直对车联网很反感。比如车子正常能开50万公里,结果到了30万公里,他们后台给你调整为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逼你换怎么办?有没有证据搞维全!

人在江湖

人在江湖

7
2025-03-27 12:50

车企早就应该进入保险行业了,把保险公司的水分挤出去,自己的车子出了问题,自己负责处理,经过第三方保险公司的手,漫天要价,拒绝理赔,对电动车非常不友好,变相抑制了中国汽车全面电动化的进程

懒羊羊不偷懒

懒羊羊不偷懒

6
2025-03-30 07:12

生产,销售,保险,维修,以后一个车企一条龙全包,不给圈外人一口汤喝,资金集中个人腰包!不是啥好事!

xiaochuanF

xiaochuanF

4
2025-03-27 16:26

智能驾驶的责任是主机厂商没问题,但当裁判的也是主机厂商[笑着哭]

星座

星座

4
2025-03-28 15:16

如果所有的车都是电脑去开,全部按照某个规则去开,真的比人开更安全。脑残手残脚残开车还不自知的太多了。

我是一束光

我是一束光

2
2025-03-27 08:28

想便宜?可能吗?特斯拉在美国很便宜,在中国,可不是它想便宜就能便宜!

健身xifu

健身xifu

2
2025-03-27 17:45

然后再自我标榜说我的保费也低,是好车[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传说中的木木哥

传说中的木木哥

2
2025-03-28 00:15

咱们都有钱到汽车都能作为快消品了?

象山的风

象山的风

1
2025-03-27 18:52

自动驾驶,那以后不用考驾驶证了

明天会更好

明天会更好

1
2025-03-30 16:57

小米车险涨价了,还有保险公司不接小米车险

7月2日

7月2日

1
2025-03-30 15:43

等我的车电池不耐用了,我就找个大石头骑上去,十个马斯克来了也不够赔

九刘一毛

九刘一毛

1
2025-03-25 22:24

不合作就是对立的,在利益方面都有自己的立场,如何协调是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和法规,用法律法规约束规范保险与车商之间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