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2年,严嵩倒台,在被抄家时提出:留点钱打发仆人。徐阶听闻,一字一句道:“我

爱吃凉历史 2025-03-26 17:47:51

1562年,严嵩倒台,在被抄家时提出:留点钱打发仆人。徐阶听闻,一字一句道:“我记得,杨继盛家里没有仆人。” 严嵩,天资出众,年仅八岁时,他便以童生身份考入县学。 与同时代的许多名士相比,严嵩的求学之路可谓异常顺利。 严嵩在十六岁时准备参加乡试,但父亲突然病故,按照当时的礼法,他需要守孝三年。 三年后,他虽然成功通过乡试,却在会试中屡屡失利。 然而,母亲也在此时去世。 在经历了一番失落后,他终于通过了进士考试。 然而,初入官场的严嵩很快就发现朝堂上的尔虞我诈。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他决定辞官归乡。 尽管官职虽小,但仍是无数学子追求的目标,严嵩却毅然放弃了。 此后,他一度隐居在家乡。 十年后,在恩师杨廷和的推荐下,严嵩重返朝堂,进入了翰林院。 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满腹算计、精于生存的老练官员。 就在这时,宁王的叛乱爆发,严嵩避开了风头。 几年的沉寂后,他回到京城,却发现杨廷和正与新帝朱厚熜争夺权力。 严嵩及时察觉,在朝中风波中脱身,调任南京。 嘉靖十五年,严嵩在南京任职期满,重新回到北京。 他此时已经年过五十,两鬓斑白。 回到京城后,嘉靖皇帝沉迷炼丹,极度关注民间疾苦,而严嵩通过一番言辞巧妙的上表,他最终被任命为礼部尚书。 嘉靖皇帝虽然沉迷道教,但他依然在政治上有着强大的决策权。 严嵩深知必须依附于皇帝。 在一次关于皇帝父亲祭祀问题的争议中,严嵩没有站在百官一方,而是随风倒,支持了嘉靖的决策。 他逐渐成为皇帝的心腹。 朝廷之中,要保持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必须削弱任何可能威胁到他的力量。 于是,他开始对夏言下手,挑拨离间,使得夏言被罢黜。 而严嵩趁机接管了内阁首辅的位置。 他与锦衣卫合作,诬陷忠良大臣曾铣谋反,并通过一系列手段将夏言再度拉下马。 最终使得曾铣和夏言双双死于非命。 他将其儿子严世蕃提拔为工部左侍郎。 严世蕃虽不具备出色的外貌,却异常精明。 朝廷中的一些大臣,纷纷投靠严家,而严世蕃则向大臣们索取贿赂,且毫不隐讳。 严嵩也时常将一些政务交由儿子处理。 刑部主事赵文华,原是严嵩在国子监时的学生,后来通过献礼拉拢严家。 赵文华一度因贪污被贬职,但却因严嵩的庇护,很快便重新升职。 许多地方大员,如浙江总督胡宗宪和大将军仇鸾等,亦是严嵩的亲信。 然而,严嵩还在科举、藩王继位、封官受贿等方面做手脚。 他借助掌控科举考试的权力,公开向应试者索取贿赂。 在藩王继位时,他利用皇帝批准继位的机会,向藩王索取巨额贿赂。 在朝廷中,想要升官或者办理公事,也必须经过严嵩的“关卡”。严 嵩的贪婪不仅限于金钱,他还通过减刑、索取军饷等手段获取更多利益。 他不仅收受贿赂,更公然罢免那些不愿与其同流合污的官员。 沈涟、杨继盛等人曾屡次揭发他,但都未能逃脱严嵩的报复。 嘉靖帝虽深爱道教,心中却清楚严嵩的行径。 此时,严嵩的身边还有一位心机深沉的朋友徐阶,通过流言蜚语成功让嘉靖帝下令铲除严家。 严世蕃在北京、江西等地积攒了惊人的财富,单是在府邸和家乡的财产查抄中,就发现了大量金器、玉器、珍宝等物品。 查抄黄金三万两,白银二百多万两,除此之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珍宝。 甚至有传言称,严嵩与妻子欧阳氏将巨额财富埋藏在地下。 这些财富的总额被估算为几亿元人民币。 尽管史书上记载了严嵩的贪腐金额,但清代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提出这些数字并未揭示出严嵩贪污的全貌。 赵翼指出,严嵩的贪腐年限长达二十年,而另一位大宦官刘瑾仅凭短短五六年的掌权,就积累了严嵩三百倍的财富。 因此,关于严嵩及其家族贪污的实际金额,很多史实仍存在较大争议。 严嵩本人也被削去官籍。 他回到家乡,依靠简单的草棚度日,直至去世。 参考文献:[1]魏宏远.重塑民众情感:王世贞《严嵩传》的多重书写及情感表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108-118

0 阅读:10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