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残军师长李国辉来到曼谷,见李弥夫妇挥霍无度,回到金三角后失望道:“李长官夫妇给服务生的小费,比士兵半年薪水还多。这样下去,我们还有什么盼头?” 1949年,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 云南,成了唯一的防线。 然而,解放军强势进攻下国民党在滇南的防线迅速崩溃,许多残军不得不选择逃亡,其中一部分人逃向了缅甸。 李国辉便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在解放军的猛烈追击下,他带领着数百名国军将士逃亡。 他们翻越了崎岖的山脉,穿越了原始的丛林,最终抵达了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地区。 李国辉站在界河前,他知道,跨过这条河,他和他的部队将永远无法回到祖国。 他指挥部队渡过了这条界河,进入了缅甸的土地。 位于东部的金三角地区,长期处于法治空白的状态。 这个地区尚未被大规模开发,山林密布,少数民族部落众多。 小勐捧是一个位于缅甸东部边境的小村落,这里是当地土司的领地。 李国辉选择了与当地的土司建立联系。 由于中国的历史渊源,李国辉及其部队获得了土司的接纳。 然而,李国辉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每天所需的食物和物资却极为庞大。 原始森林里的资源极为匮乏,部队经常遭遇毒蛇的袭击,传染病也在军中肆虐。 李国辉在一次与部下的会议中提出了种植罂粟的计划。 罂粟是当时金三角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 李国辉明确表示,金三角将成为他们反攻中国大陆的根据地。 于是,他开始在缅甸境内扩大罂粟的种植,并组织当地的农民进行合作。 李国辉逐渐掌握了金三角地区的经济命脉。 与此同时,缅甸政权尚不稳固,而李国辉所代表的国民党势力背后有美国的支持,因此缅甸政府对其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李国辉的部队能够在金三角地区拥有相对的自由。 此后,李国辉的部队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一个地方武装。 李国辉将这支部队改组为多个小分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并与周围的流亡者、土匪及地方势力建立了联系。 李国辉的部队逐渐形成了一个军事、经济、政治三位一体的体系。 金三角逐渐成为全球著名的毒品生产和走私中心,甚至连许多国际毒贩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地区。 与此同时,李国辉的部队不仅依靠毒品赚钱,还参与了当地的政权斗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的“联合国军”在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对抗中遭遇了挑战。 美国开始在其他地区寻找可以牵制中国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支持了李国辉的部队。 通过他们牵制中国的军力。 由于美国不便直接介入,便通过泰国设立了一个中转站,提供武器和物资支持,并修建了机场。 缅甸政府感到不安,选择出兵进行武力镇压。 缅甸军队拥有数量和士气上的绝对优势。 然而,复兴部队凭借着仅有的两千人,却在战斗中出乎意料地击退了缅甸军队的两万多士兵。 复兴部队曾经历过抗战和解放战争,战斗力远超缅甸政府军。 李国辉率领的复兴部队的威信,甚至一度超过了缅甸政府。 李国辉在胜利后大力推行“军民联姻”政策。 当地的土司们也看到了与复兴部队合作的好处,纷纷与复兴部队结盟。 然而,缅甸政府再次组织了数次围剿,甚至联合印度组成印缅联军,投入了一万二千人的兵力,并配备了飞机和坦克等重型武器。 印缅联军甚至派出飞机进行挑衅。 然而,李国辉指示部队用机枪对来犯的飞机进行射击。 这些飞机的质量低劣,竟然在扫射中直接坠毁。 最终,李国辉再次赢得了战斗。 蒋介石得知了李国辉部队的辉煌后,感到惊讶。 蒋介石此时决定派遣李弥去接管金三角。 蒋介石认为李弥能够顺利收回李国辉的兵权。 然而,李弥心中明白,自己仅凭一纸命令,根本无法强迫李国辉屈服。 即便如此,李弥依然不得不接受蒋介石的命令。 谁知李国辉和谭忠在金三角依然忠于蒋介石的指令,他们愿意交出兵权,离开金三角返回台湾。 李弥接管了复兴部队的控制权,并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组建了“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 李弥带着妻子和亲信定居于此,并通过遥控指挥军队。 台湾每月支付给残军的经费用途庞大,最高时曾超过百万美元,但这笔资金大部分流入李弥及其亲信的口袋。 李国辉访问曼谷时,发现李弥妻子给予服务员的小费,竟超出士兵半年薪水。 李国辉抱怨资金未用于军队。 此后,国军虽然一度攻占了几座县城,但很快便遭遇了反击,最终在解放军的压力下溃败。 1953年,缅甸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出控诉,要求台湾国民党撤回复兴部队。 联合国要求蒋介石执行撤军命令。 此后,李弥被召回台湾并遭到排挤,蒋介石不在信任他。 参考文献:[1]方海兴.我军剿除逃缅国民党军始末[J].兰台世界(上旬),2009(8):44-45
1952年,残军师长李国辉来到曼谷,见李弥夫妇挥霍无度,回到金三角后失望道:“李
爱吃凉历史
2025-03-26 17:47: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