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为了满足丈夫想要儿子的愿望,董竹君冒险怀了第5胎。怀孕时,她爱

爱吃凉历史 2025-04-05 23:49:23

1926 年,为了满足丈夫想要儿子的愿望,董竹君冒险怀了第 5 胎。怀孕时,她爱吃辣,肚子又圆,丈夫扯着她的头发骂道:“没用的东西,肯定又生个赔钱货!” 董竹君,1897年出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家庭,家里为了生计把她送进了青楼。那时候的她才15岁,生活根本没有选择权,只能靠着唱歌跳舞讨好客人。她聪明伶俐,长得也好看,很快就成了头牌,但这并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她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想摆脱这种被人摆布的日子。后来,她认识了四川军阀夏之时,夏对她一见倾心,硬是用权势把她从青楼赎了出来。1914年,两人结了婚,董竹君从此告别了青楼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 婚后的日子一开始还算平稳,夏之时带着她去了日本,她在那儿接触到了新思想,学了日语,还读了不少书。她的眼界慢慢打开,开始明白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追求。可回到国内后,夏之时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他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把董竹君当成了自己的附属品,根本不尊重她的想法。董竹君生了四个女儿,夏之时却越来越不满,觉得她没给他生儿子就是“没用”。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时很普遍,可对董竹君来说,每次怀孕生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疲惫,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到了1926年,董竹君已经快30岁了,身体早就被接连的生育拖垮。可夏之时还是不死心,非要她再生一个,目标就是个儿子。为了满足丈夫的愿望,也为了让这个家能消停点,她硬着头皮怀上了第五胎。那段时间,她身体虚弱得不行,走路都费劲,可她发现自己特别爱吃辣,胃口倒是挺好。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圆得像个西瓜,她自己心里也有一丝期待,希望这次能如丈夫所愿。可夏之时根本不领情,看到她肚子大了,反而更没好气。他认定她这胎还是女儿,脾气上来就拿她撒气,甚至动手扯她的头发,骂她“没用的东西,肯定又生个赔钱货”。这种羞辱,对董竹君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但她从没低头认命。 怀孕的过程对她来说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1926年的中国,医疗条件差,女人生孩子跟过鬼门关差不多。她这胎本来就风险高,可丈夫的冷漠和暴力让她的处境更糟。夏之时不光态度恶劣,还在外头花天酒地,根本不管她死活。董竹君挺着大肚子,还要操心家里的事,照顾四个孩子,日子过得像在刀尖上。可她不是那种会自怨自艾的人,她心里清楚,靠丈夫是指望不上的,想改变现状只能靠自己。 后来,她生下了第五个孩子,果然又是个女儿。夏之时的反应可想而知,更加变本加厉地苛责她。这成了压垮她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开始意识到,这辈子要是再不为自己活一把,就真完了。于是,她下定决心带着五个孩子离开夏之时,彻底结束这段压迫她十几年的婚姻。那年她才30出头,带着一堆孩子,身上没多少钱,未来一片迷雾。可她硬是咬着牙走出来了,这一步,成了她人生最大的转折。 离开夏之时后,董竹君没让自己闲着。她先是靠着之前在日本学的一点本事,找了份教书的工作,勉强养活自己和孩子们。她脑子活,知道光靠教书养不下一大家子,就开始琢磨做生意。她跑去朋友那儿借了点钱,又拉了几个姐妹合伙,在上海开了家小饭馆。那时候的上海滩,生意不好做,女人做生意更难,她没少被人看不起。可她不怕吃苦,饭馆的账自己算,菜自己试,连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她都亲自上阵招呼客人。慢慢地,饭馆有了起色,她攒了点本钱,又瞄上了更大的目标。 1935年,董竹君用这些年攒下的钱,加上自己的眼光和魄力,在上海开了锦江川菜馆。这地方后来成了锦江饭店的前身。她把川菜做得地道又实惠,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连外国人都爱来吃。生意越做越大,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可她没忘本,赚了钱就拿去帮穷人,还资助了不少失学的孩子。她心里一直有个信念,女人得靠自己站起来,不能指望别人救你。 抗战爆发后,上海局势乱了,她的生意也受了影响。可她没退缩,带着饭馆撑过了最难的日子。解放后,锦江饭店被收归国有,她没一句怨言,还主动配合政府,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她这辈子没想着给自己留多少财富,更多的心思都放在了怎么让日子过得有意义。后来,她还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用自己的声音为妇女和穷人说话。 董竹君活到1997年,享年100岁。她这一生,从青楼女子到商界传奇,再到社会活动家,经历的风雨比谁都多。她没读过多少书,可她用自己的智慧和韧性,硬是闯出了一条路。尤其1926年那次怀孕的遭遇,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那时候的她,面对丈夫的羞辱和生活的重压,没选择妥协,而是攒着劲儿等机会翻身。她不是天生的强者,但她用一辈子的坚持,证明了女人也能顶起半边天。 她的故事里,没什么豪言壮语,全是实打实的苦日子和硬扛。她不完美,也有过迷茫,可她从没让自己倒下。1926年的那次怀孕,不是她人生的巅峰,却是她觉醒的起点。从那以后,她不再为了别人活着,而是为自己和孩子们拼出了一片天。这样的女人,放到今天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0 阅读:5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