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初,奉军将领施从滨被押送到孙传芳面前,手下劝说:“我们打内战,对待俘虏不宜杀戮。”但孙传芳不听,下令将其拖出去枪杀后斩首,并暴尸三日。
死得如此凄惨,许多人听完都觉得太过残忍,但对孙传芳的行为却不敢多言。毕竟彼时作为北洋三大军阀之一的孙传芳,他的势力太过强大,手下有差不多十万的兵力。 并且孙传芳为人记仇,手段残忍。当初他看中了施从滨的能力,想把对方招到自己的阵营,却被对方多次拒绝。他从此记恨在心,也是这样,当他抓住施从滨之后,才将他如此残忍地处死。 从此更加没有人敢拒绝孙传芳了,就连尸体也没有人敢去收拾,最后是施从滨的兄弟偷偷地把他送回老家,在通过检查时,甚至不敢报上尸体真实的名字,只敢说这是同乡的一个朋友。 这件事情之后,孙传芳的名号传得更响了,他却不知道有一个人在心里从此埋下仇恨,等着有朝一日向他索命。 这个人就是施从滨的女儿——施剑翘。听到父亲如此屈辱的遭遇,悲痛不已的她恨从中来。“誓报父仇不顾身”,当时不过才20岁的她含泪写下这样一句决绝的诗句。 在那之后她一直为报仇而活着,甚至为此,她牺牲了自己的婚姻。当时,施剑翘在为如何报仇感到困扰时,她的丈夫出现了。 “你不要担心,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她的丈夫施中诚这样说道。施剑翘相信了这个男人的说辞,从此信任他,并和他结婚。可这个女人不知道,她被骗了整整十年。 张宗昌对下属的死去心有愧疚,于是一直厚待这家人,施剑翘的丈夫因此沾光,结婚之后军职逐步提高。 他十分喜欢和依赖这种生活,不希望妻子再去复仇。他一面给妻子打感情牌,希望她想想自己的女儿和家庭,放下报仇的决定,一面又用拖延的方式拖过一年又一年,完全忘记当初自己说过的话。 施剑翘终于决定不再等了。1935年,她与丈夫离婚,想起距离父亲死去,竟然已经过去十年了,而自己却什么都没做,她懊悔不已。 就在这一年,这个弱女子决心改变。先是努力地练习枪法,为了能够一枪毙命,还有增强身体力量,最后把自己的母亲送离原来的城市,和自己的亲人几乎都断绝了联系,生怕连累了他们。 但复仇没有那么简单。早在1931年,孙传芳没有了势力,已经隐居很久了。但她到处打听,终于知道原来他在佛堂当居士,一个计划在施剑翘心中产生了。 这一天,是佛堂讲经的日子,施剑翘混在人群中坐下,她的身上早已准备好了手枪,等着目标出现。当时孙传芳坐在离她较远的位置,思考再三,她觉得不好下手,应该换个位置。 “我觉得旁边的火炉实在太热了,我受不了,我可以往前再换个位置吗?”她找了这样一个理由。 很快,她顺理成章地从后面走上来,接近目标坐在后面。她趁其他人不备迅速掏出手枪,对着目标的后脑勺就是一枪。 枪声响起,孙传芳倒在地上,而她并不甘心,又对着地上的人开了两枪。这下子孙传芳终于一命归西了,众人吓得纷纷乱逃。 但施剑翘却向四周撒起纸张,在纸上她写下了孙传芳对父亲的所作所为,还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也是这样,这个刺杀事件被媒体报道。在当时可谓轰动,许多人被她的勇敢折服,称她为女英雄,甚至还联名希望赦免她。 本应该判处十年牢狱的施剑翘,最后也才坐牢不到一年就被放出来了。不过话说回来,孙传芳虽然为人狠毒,却非常有骨气。 当时隐居的他曾经接到日本人的邀请,要他为日本人站台,去当被日本人控制的傀儡领导,荣华富贵自不必说,被他断然拒绝了。 也是这样,施剑翘才有了后来接近他的机会,否则刺杀能否成功还得打个问号。这一起为父报仇的故事,也成为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刺杀案件之一。
大那个大
这个孙子想给孙传芳招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