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薛岳的参谋长吴逸志因突发心脏病去世。薛岳得知后,悲痛地说:“三次长沙

小贩还不快跑 2025-03-28 15:16:09

1961年,薛岳的参谋长吴逸志因突发心脏病去世。薛岳得知后,悲痛地说:“三次长沙大战,你功不可没,要不是那封信,你也不会被免职,被迫退出军界!” 吴逸志靠着薛岳的关系,在军界平步青云。如果没有薛岳,他可能就被蒋介石给处死了。 1896年,吴逸志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从军校毕业后,他便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在东征北伐期间,他和薛岳配合默契,同甘共苦,情同手足。 也是因此,当薛岳出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时候,他便点名让吴逸志来辅助自己,出任战区参谋长。后来,日军为了占领长沙,发动了三次长沙战役。 在这三次战役中,薛岳沉着应对,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英雄。而薛岳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吴逸志的辅佐功不可没。 当然,吴逸志的功劳大家都看在眼里,尤其是蒋介石。在第一次长沙会战取得大捷后,蒋介石便亲自飞往湖南,当面嘉奖薛岳和吴逸志。当看到第九战区的战士们战术素养如此之高后,蒋介石更是对吴逸志说:“今后训练要重于作战,我决定成立培养军官的战干团,我来任团长,你吴逸志任教育长,负责全团的教育和训练工作。” 得到蒋介石的肯定后,吴逸志便放开手脚,尽心尽力地投入训练中,并毫无保留地向军官们讲述自己的战术。站到了讲台上之后,面对军官们的崇拜,吴逸志不自觉地有了点飘飘然的感觉。他开始自我感觉自己眼光独到、战术高明、目光长远。 也正是这种膨胀,让他做事开始有点目空一切,并导致了自己命运的改变。 长沙会战胜利后,吴逸志开始由分析长沙的形势转变为分析国内外的形势。当看到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取得节节胜利后,吴逸志认为倘若美军在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在中国开辟新的战场,一定能一举消灭日军在沿海地区的主力。到时,中国内陆的军队在配合反击,里应外合,一定能将日本的军队彻底消灭。 吴逸志不仅敢想,也敢做,他将自己的构想写成报告,单独发给了罗斯福。罗斯福看了之后,认为吴逸志的想法非常好,便发电报给蒋介石,表示同意这一方案,并表扬了吴逸志。 蒋介石收到罗斯福的电报后,一头雾水。在得知了情况后,他非常生气。原来吴逸志写的报告并没有给蒋介石过目,发给罗斯福更是没有经过蒋介石的同意。 蒋介石认为吴逸志的行为是越级汇报,让自己很没面子,于是恼羞成怒之下,便下令捉了吴逸志。并且,蒋介石对吴逸志早有了隔阂,这次正好有了理由处决他。 长沙会战胜利后,吴逸志让湖南当地的报纸大肆宣传自己和薛岳,并组织了演艺人士,将长沙三战三捷的题材编成地方戏剧。在戏剧里,薛岳被打扮成刘备,而吴逸志则是孔明,一点都没有提及到蒋介石,这让蒋介石得知后,非常的不开心。 在吴逸志被捉后,薛岳便跑去跟蒋介石求情,说:“委员长,请念在吴逸志在三次长沙战役中有功的份上,对他从新发落!” 在薛岳的数次求情下,吴逸志才逃过了死罪。虽然逃过了死罪,但吴逸志也没办法在军中待下去了,此后便回广东发展了。 也是从这次之后,薛岳和吴逸志就再也没有合作了。后来薛岳的参谋长换成了赵志立,两人配合得非常不好,这让薛岳非常怀念吴逸志。 新中国成立前夕,吴逸志登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到了台湾之后,吴逸志依旧没有得到重用,只得到了一个闲差。 1961年,罗卓英突然病逝,吴逸志在前往奔丧的途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6岁。消息传来,薛岳非常悲痛,含着泪说:“三次长沙大战,你功不可没,要不是那封信,你也不会被免职,被迫退出军界!” 吴逸志能力出众,却因一次越级汇报,毁掉了自己的前程。倘若没有这件事,他和薛岳配合,肯定能创造出更多的佳绩,前途也是无量。

0 阅读:59
小贩还不快跑

小贩还不快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