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了吗? 1952年福州街头,93岁的白胡子老人在茶馆里眯着眼看报纸,突然拍案大笑:"这世道终于清明了!"旁边喝茶的小年轻凑过去一瞧,报纸上赫然登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闻。 这位老人,正是历经三朝的传奇人物萨镇冰。 倒回四年前,北平城被围得铁桶似的。 傅作义在指挥部来回踱步,案头堆着南京发来的十二道急电。 城墙上守军饿得眼冒金星,城里老百姓扒树皮充饥。 他想起十年前太原保卫战,全城百姓送儿郎上战场的情景,突然把茶杯摔得粉碎:"打什么打!老子要让北平城完完整整交出去!"这声怒吼,让紫禁城的琉璃瓦都震了三震。 往南看,湖南程潜正捏着秘密电报犯愁。 他的副官偷偷说:"主席,咱们仓库里还有三万条枪..."话没说完就被瞪了回去。 这位参加过武昌起义的老将,想起当年孙中山拍着他肩膀说"革命尚未成功",如今看着满街要饭的伤兵,连夜把亲笔信塞进长衫内兜,坐着黄包车直奔中共联络点。 要说最会看风向的还得数"云南王"龙云。 老蒋把他软禁在南京三年,他愣是装病天天喝中药。 1948年秋天,趁着守卫打盹,他裹着棉被从后门溜出去,转眼就出现在香港记者会上。 有记者问他为啥反蒋,他操着云南腔笑道:"我家的看门狗都晓得,跟着喂不饱饭的主子要挨饿嘛!" 这些大人物们的故事里藏着个惊人巧合——他们多数都和老蒋不对付。 李宗仁当年代总统时,气得在办公室摔砚台:"姓蒋的把我当提线木偶!"卫立煌更绝,躲香港天天逛菜市场,直到1955年才慢悠悠回北京,跟邻居大爷似的在胡同口下象棋。 如今站在历史长河边回望,这些将领的选择就像多米诺骨牌。 傅作义和平改编保住千年古都,程潜湖南起义为解放军打开西南通道,卢汉在昆明城头换旗那天,茶馆说书先生当场改了唱词:"且看那风云变幻处,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官们说说,要换作你在1949年的十字路口,是守着将倾的大厦? 还是奔向新生的曙光?
你听说了吗? 1952年福州街头,93岁的白胡子老人在茶馆里眯着眼看报纸,突然拍
时光匆匆行者路
2025-03-28 17:29:2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