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退出了现役,而回顾起他的军事生涯,最令

麻麻赖赖 2025-03-29 16:44:50

2003年,解放军原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退出了现役,而回顾起他的军事生涯,最令人称道的还是,他曾经被中央军委二次破格提拔。

于永波,一个响亮的名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16岁就投身革命,从一名普通的小兵做起,在军旅生涯中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砺。 在朝鲜战场上,于永波曾冒着枪林弹雨勇救负伤的战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敌人的炮火凶猛地袭来,一颗炮弹在于永波身旁爆炸,震得他耳朵嗡嗡作响。但他顾不上休息,爬起来继续搜寻战场上有没有需要救助的同志。 突然,他听到一声微弱的呼救,一个负伤的战士被炸伤了腿,无法动弹。 于永波冒着随时会被流弹击中的危险,奋不顾身地冲了过去,将战友扛在肩上,在满地狼藉中艰难跋涉。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铭刻在战友们的心中,大家都被于永波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 勇于担当,忠诚使命,这是于永波的鲜明特质。经过多年的摔打磨砺,于永波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 1983年,他担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是一位正师级别的领导干部。 这一年,组织上认可了于永波的才干,将他破格提拔为陆军第42军政委。 这在解放军高级干部的晋升中实属罕见,因为从正师级直接晋升为正军级,中间跨越了副军级。组织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看中了于永波出类拔萃的政治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对这次晋升,一位老领导曾这样评价:"小于啊,你是块领导干部的好苗子。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组织把你放到军政委这个重要岗位上,就是要你在这条生命线上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啊!"这番话坚定了于永波投身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心。他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不负组织的栽培和期望,扎根基层,做好官兵的思想政治工作。 于永波到42军后,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他深入连队,与官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努力做到"五同",拉近与大家的距离。他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培养提拔优秀的士兵骨干进入连队党支部。在他的带领下,42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显提升。 就这样,于永波以一名军事政治工作者的姿态,忘我工作,任劳任怨。由于表现突出,1989年12月,时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的于永波,再一次被组织破格提拔,成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这次晋升虽然没有跨级,但也属于破格,因为一般情况下,从大军区政治部主任晋升总政副职,要先担任总政主任助理。可见组织对于永波同志的信任和器重。 这些闪光的篇章,书写了于永波在军旅征程上不断成长、受到赏识的非凡经历。他是新中国涌现出的一大批杰出军事人才的优秀代表,曾两次被中央军委破格提拔,创造了军队晋升史上的奇迹。他是实至名归的"政治工作明星",其丰功伟绩,彪炳青史。 2003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兢兢业业、忠诚奉献,久经沙场的于永波上将终于光荣退役了。然而,这位饱经风霜的老将军退役后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依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国家大事,他那份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挚爱之情,矢志不渝、坚定不移。 每天,不管刮风下雨,于老都会准时出现在书房,埋头苦读,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的甘露。他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是我毕生的追求。"书桌上,总堆满了各种书籍报刊,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的读书心得。有时,家人担心他过于劳累,叮嘱他要注意休息,可于老总是乐呵呵地说:"读书写字是我最大的乐趣,哪里觉得累啊。" 除了博览群书,于老还十分关注时事政治。他每天都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渠道,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要情。对于一些重大事件,他更是积极建言献策,时刻牵挂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儿孙们也经常听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他的人生阅历和感悟。虽然语调平和,但那份家国情怀溢于言表,令人动容。 偶尔,在老战友的聚会上,大家会一起回忆往昔岁月,讲述那些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于老总是谦逊地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党和人民的好儿女,为国为民奋斗一生,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同时他也不忘叮嘱战友们要保重身体,让大家常联系、多走动。 回想起自己的传奇经历,于永波感慨万千。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开国上将,这一路走来殊为不易。如今,虽已年过九旬,他的精气神依然矍铄非凡。那株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信仰之火,始终在于老心中熊熊燃烧。 于永波的晚年生活可谓简约而不简单,平实而不平凡。他是新中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革命操守。作为镌刻在史册中的传奇将帅,他的事迹感召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满怀赤诚地奋斗拼搏、无私奉献,去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求索。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0 阅读:154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

麻麻赖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