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伪军头子莫正民决定率领部下起义,投奔八路军。然而还没等他有所行动,日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3-29 22:01:53

1944年,伪军头子莫正民决定率领部下起义,投奔八路军。然而还没等他有所行动,日军中队长却先一步打来了电话,开口就问:“你要投靠八路军?” 1944年11月13日,莒县城内一间陈设简朴的办公室里,莫正民正皱着眉头审阅一份文件。突然,桌上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 "喂,哪位?"莫正民拿起话筒,语气平和地问道。 "莫正民!"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的日本口音,"听说你要投靠八路军?这件事你可要想明白。" 这是莒县日军中队长的声音。莫正民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但声音依然保持着镇定:"中队长阁下,这是哪里的传言?我莫正民一直忠心耿耿。" 放下电话,莫正民的额头上已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立刻召集了几个心腹,包括他的副官长王绍石和联络员。"计划可能已经泄露,必须马上通知八路军,提前行动。" 此时的莫正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军官。作为鲁南地区的伪军头目,他麾下有着3500余人,控制着莒县的35个中队。表面上,他是日军的得力帮手;实际上,他已经与八路军滨海军区建立了联系,准备在明天——1944年11月14日率部起义。 莫正民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早在1944年3月,八路军计划消灭莒县南部夏庄一带的日军,本已与莫正民商定,让他撤出南部,但行动时莫部第二大队却违背诺言坚守待援。结果八路军不仅消灭了日军,还顺带击溃了莫部第二大队,俘获了大队长刘振亚。 这次事件后,莫正民开始重新审视局势。他派人与八路军联络,表示要重新搞好关系,并同意增派联络人员,在据点设立秘密联络站。 莫正民对起义还有一个顾虑:他听说七月间率部投奔八路军的王道被杀,部队也被整编。为验证真相,八路军安排他的副官长与王道会面。副官长回来后告诉莫正民,王道不仅安然无恙,还被任命为山东军区独立第一旅旅长。 1944年11月初,八路军决定集中滨海军区第四、六、十三团,鲁中军区第一团及山东军区特务团两个营、独立第一旅和五个独立营、区中队、民兵各一部,约一万余人攻打莒县,并要求莫正民作内应。但这个计划现在已经泄露。 日军虽然在莒县只有一个中队约一两百人,但战斗力远超伪军。更麻烦的是,日军为监视莫部,派驻了多名日本教官和顾问。这次电话警告,意味着日军已经察觉到异常。 "传我命令,今晚全体戒备,明天凌晨行动。告诉所有中队长,按原计划执行,谁敢违抗,军法从事!"莫正民对副官长说,"再派人紧急联络八路军,就说日军已有警觉,我们决定提前行动。" 1983年4月8日,黑龙江省绥化农场管理局的一间办公室内,年过七旬的莫正民静静地闭上了眼睛。这位在北大荒奋斗了三十余年的老人,走完了他七十年的坎坷人生。追悼会上,人们沉痛悼念着这位农垦战线上功绩卓著的创业者,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鲁东南赫赫有名的伪军头目。 1913年1月21日,莫正民出生在山东省莒县汪湖乡(今属五莲县)莫家崖头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九岁时开始上私塾,十一岁那年,父亲当上了莒县警备队的排长,莫正民随父亲辗转于汀沟、莒城等地求学。在学校里,同学多为富豪权贵子弟,生活穷困的莫正民常受到他们的蔑视和欺侮。 "我要刻苦学习,长大干出个样子来,为自己争口气。"年少的莫正民暗暗立志。由于父亲职业的关系,他经常接触到军人,看到那些军官不管到哪里,地主绅士们都奉迎备至,十分威风。加上从小爱听侠义、公案故事,那些纵横闯荡、豪爽义气、为民除害的武侠形象,强烈地感染着他。 1928年,16岁的莫正民不顾家人阻拦,毅然辍学投军于张宗昌部,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后,他辗转于多支部队,因为聪明能干又有文化,很快混到了大队长的职务。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2月,莫正民所在的张步云部投降了日寇。失望的莫正民给张步云留下一封信:"我不愿当汉奸,决定回家乡自拉队伍抗日。日后您若有用我之处我再来。"随后,他带着几个人回到家乡,立即组织起一支三十多人的抗日武装,驻防大北杏。 当时,大北杏有一个与党失去联系的地下党支部,成员有王乃征、王东年等七八个共产党员。他们进入莫部,与莫正民共同组织抗日武装。 然而,莫正民的抗日之路并不平坦。1938年6月,他投靠了国民党新六师(高树勋部),被编为新六师独立第二旅。1939年冬,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高树勋在部队大力清查共产党员,莫部党员被迫撤离。 1940年,莫部被调往南宫县,被八路军包围。莫正民派人联系投降八路军,但恼于八路军要求缴械的条件。突围时被八路军追击三昼夜,逼至梁山附近,陷入绝境:东是水泊,南是日军,八路军从西北两面包抄。无奈之下,莫正民向日寇假投降,却被控制起来。 从1940年到1944年,莫正民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阶段:被日军迫使组建"反共工作团",投靠国民党五十一军,又再次投靠日寇,被委任为鲁南灭共军支队长。这段岁月里,他不断在日军、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摇摆,直到1944年11月14日的莒城起义,才真正走上光明之路。

0 阅读:83

猜你喜欢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