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灵皇帝•9 东汉纪•10/13孝灵皇帝•考注:曹操、波才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3-29 23:01:45

《纲鉴易知录》东汉纪•孝灵皇帝•9 东汉纪•10/13孝灵皇帝•考注:曹操、波才、曹嵩.夏侯氏、曹腾、桥玄、何顒、许劭、董卓, 【考注】 ①、曹操:字孟德,亦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东汉末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公元155年出生,20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公元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公元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公元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公元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公元213年,封魏公。公元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公元220年,病死于洛阳,享年66岁。曹操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②、波才:黄巾军高级将领,统领东方黄巾军部队。曾在黄巾起义初期取得一定战果,但在长社之战败北。 ③、曹嵩.夏侯氏:字巨高,亦称夏侯嵩,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操的父亲,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依靠买官升迁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延康元年即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继任魏王后,追尊曹嵩为太王。同年,曹丕登基为皇帝,追尊曹嵩为太皇帝。司马彪评价其质性敦慎,所在忠孝。 ④、曹腾:字季兴,公元100年出生于沛国谯,今安徽亳县,祖籍江苏沛县,东汉宦官,西汉相国曹参之后,曹魏追尊为高皇帝。曹腾初任黄门从官,汉顺帝即位后,升任小黄门、中常侍。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种暠弹劾他,他却称种暠为能吏,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美。公元159年去世,终年60岁。死后由养子曹嵩的子嗣为侯,曹操是曹嵩之子。 ⑤、桥玄:亦作乔玄,字公祖。公元110年出生于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东汉时期名臣,官至太尉。桥玄年轻时曾任睢阳县功曹,因坚持追究陈国相羊昌的恶行而闻名。后被举为孝廉。汉桓帝末年,出任度辽将军,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侵扰,保境安民。光和元年即公元178年,升任太尉。桥玄有感于国势日衰,于是称病请辞,改任太中大夫。光和七年即公元184年6月6日去世,终年75岁。 ⑥、何颙:字伯求,南阳襄乡人,今枣阳市东北部,东汉官吏。少年时曾游学洛阳,在太学名声显扬。汉灵帝建宁二年即公元169年,因与太傅陈蕃、李膺交好,为宦官嫉恨,于是受株连,逃至汝南。董卓专政时,逼他为长史,托病未赴任。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诛董卓。后因事下狱,公元190年忧愤而死。 ⑦、许劭:字子将,公元150年出生于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为人清高,德高望众,有名于世。许劭和堂兄许靖在年轻时,每月都会举办月旦评的人物品评会,影响力非常大。曾经评价曹操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汝南太守徐璆曾聘为功曹,之后许劭为了避中原战乱,移居江南。公元195年病逝于豫章郡,享年46岁。许劭、许靖兄弟创办的“月旦评”被后人视为天下“第一评”,它不仅净化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表现了古代正义知识分子“天下为公”的担当与责任,而且以类似当下流行的自媒体舆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⑧、董卓:字仲颍;陇西临洮人,今甘肃省岷县,生于颍川,东汉末年权臣。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在张奂部下任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后来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受何进、袁绍密召,率军进京诛十常侍。不久,京中动乱,董卓在北邙立下了救驾大功,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军阀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即位,不久就弑杀了少帝及何太后,专断朝政。献帝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董卓讨伐战爆发,董卓迫使献帝迁都长安。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董卓被孙坚击败,退守长安。司徒王允设反间计,挑拨吕布,于公元192年5月22日杀了董卓。

0 阅读:0
快乐开心正明

快乐开心正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