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酒店时“最脏”的3样东西,内部员工说漏嘴:能不碰就不碰! 那是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出差到杭州。出发前,我满怀期待地预订了一家评分颇高的四星级酒店。"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旅途了,"我想着,把行李箱里塞满了轻便的夏装,却忘了带上我平时出门必备的便携杯子和毛巾。 入住当晚,我洗完澡,正准备用酒店提供的杯子漱口时,突然听到走廊上两位清洁阿姨的对话。 "1506那间的热水壶又得彻底消毒了,"一位阿姨说道,声音里满是无奈,"上个客人居然用它煮内衣,壶里全是泡沫。" "这还不是最糟的,"另一位接话道,"上个月有客人用它煮泡面,连调料包都直接倒壶里了。要我说,这些东西,能不用就别用。" 我手中的杯子顿时变得沉重起来,放下后悄悄打开门,正好看到两位清洁阿姨推着工作车走远。 这场偶然的对话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酒店房间里的每一件物品。此前,我从未怀疑过这些看似干净的酒店用品可能隐藏着卫生隐患。毕竟,疫情刚刚过去,人们终于可以不戴口罩出门,享受阳光,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旅游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全国各地的酒店住宿率直线上升。 第二天早餐时,我遇到了那位谈论热水壶的清洁阿姨。抱着好奇心,我向她询问了更多关于酒店清洁的事情。 "我在这行做了十五年了,"她一边整理餐桌一边说,"如果你知道有些客人是怎么使用酒店物品的,可能永远不会再碰它们。" 她告诉我,除了热水壶,酒店里还有很多看似干净的东西实际上可能藏污纳垢。"有些人会在浴缸里洗鞋子,有人会用毛巾擦地板,还有人..." 她摇摇头,欲言又止。 "那你有什么建议吗?"我问道。 "自己带用品,"她直截了当地回答,"特别是那些直接接触皮肤或者嘴的东西。" 那位清洁阿姨的话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回到北京后,我决定深入了解酒店卫生的内幕。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采访多位酒店内部员工,我终于弄清了那些"最脏"的酒店物品究竟是哪些。 首当其冲的是看似无害的热水壶。一位在五星级酒店工作了八年的保洁主管李姐告诉我:"我们最头疼的就是热水壶。"她拿起办公桌上的记录本,翻开给我看:"上个月我们更换了23个热水壶,原因是客人用它们做了各种'创意'事情。" 李姐回忆道:"有客人用它煮袜子、内衣,甚至有人把它当成了便壶使用。最常见的是用来煮泡面,调料和油渍粘在壶内壁,清洗起来非常困难。"虽然酒店会对热水壶进行清洁,但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很难确保彻底消毒。 "如果你在酒店,最好带自己的便携热水壶,或者干脆喝瓶装水。"李姐建议道,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无奈。 第二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脏物"是浴缸。在一家连锁酒店负责培训的王经理坦言:"浴缸是清洁死角,尤其是排水口和边缘缝隙处。"他解释说,由于清洁时间有限,员工通常只能进行表面清洁,很难彻底消除所有细菌。 "我们发现过客人在浴缸里洗鞋子、衣服,甚至给宠物洗澡。"王经理说,"理论上每个客人离开后我们都会彻底清洁浴缸,但实际上在旺季,房间周转快,这个标准很难保证。" 他建议客人可以选择淋浴而不是泡澡,或者在使用前自行用毛巾擦拭浴缸,实在想泡澡的话,可以询问前台是否提供一次性浴缸套。 第三个隐藏卫生问题的是酒店提供的毛巾和浴巾。"这是个行业秘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星级酒店前员工透露,"理论上毛巾应该高温消毒,但实际操作中,有些酒店可能只是简单水洗后再烘干。" 她解释说:"大型连锁酒店通常有严格的清洗程序,但小型宾馆或经济型酒店可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偷工减料。更糟的是,有些客人用毛巾擦鞋、擦地板,如果清洗不当,下一位客人就要承担风险了。" 除了这三样主要物品外,刷牙杯和塑料拖鞋也值得警惕。刷牙杯虽然看起来干净,但很少是一次性的,清洁程度难以保证。而塑料拖鞋则可能成为脚气传播的媒介。
住酒店时“最脏”的3样东西,内部员工说漏嘴:能不碰就不碰! 那是去年夏天,我第一
生而宅命
2025-03-30 23:40:22
0
阅读: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