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

清风拂面剑如霜 2025-03-31 14:42:42

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完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南斯拉夫之痛吗?”美国记者的话就是在挑衅,但金一南一个聪明的反问,把记者给问住了。 在国防大学的一间报告厅里,金一南将军正在进行一场关于国防战略的专题讲座。台下座无虚席,既有来自国内的学者,也有不少外国媒体的记者。讲座进行到提问环节时,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了一个带有挑衅性的问题,询问如果三峡大坝被炸毁,中国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 面对这个极具敏感性的问题,金一南将军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以一个意味深长的反问作答:"你知道南斯拉夫之痛吗?"这个简短的反问,不仅让提问者陷入沉默,更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深思。 南斯拉夫的教训,确实值得所有国家深思。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联军对南斯拉夫实施了长达78天的持续轰炸。在这场战争中,南斯拉夫的军事设施、工业基础设施和民用设施遭受了严重打击。其中包括桥梁、发电站、通讯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这些破坏直接影响了南斯拉夫的国防能力和经济发展。 更为关键的是,这场战争暴露出了现代战争中基础设施防护的重要性。北约的精确打击战术,让南斯拉夫的防空系统在短时间内就遭受重创。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现代战争中,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金一南将军在多个场合都曾指出,中国已经从南斯拉夫战争中吸取了深刻教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在国防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特别是在防空反导系统、电子对抗能力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进步不仅体现在装备的更新换代上,更体现在整体防御体系的构建上。 三峡大坝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其安全防护系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除了常规的安保措施外,还配备了先进的防空系统和安全预警机制。这些防护措施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任何潜在威胁的有力回应。 金一南将军的这个反问,实际上传达了一个清晰的信息: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不能轻视其他国家的防御能力,更不能轻言发动战争。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始终如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面对威胁时缺乏应对能力。 这段对话的意义,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提问和回答。它展示了中国军事专家在面对敏感问题时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既有原则立场,又有策略考量的外交智慧。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今天的中国,已经具备了保护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完整能力体系。 今天的中国能够以这样的姿态与世界对话,背后是一段艰难的历史进程。回望百年前,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发展脱节。西方列强趁机而入,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圆明园被烧毁、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接连签订,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这段历史最痛心的不仅是国力的衰弱,更是国民意识的缺失。正如参考资料中提到的,当时的老百姓认为皇帝与外国人打仗与己无关,甚至认为无论谁来统治,日子都是一样过。这种"一盘散沙"的状态,让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转机出现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如同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它不仅是一场政治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这场运动,中国人民开始认识到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从最初的"两弹一星"到现代化的国防体系,从计划经济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成就都证明了中国已经走出了积贫积弱的历史。 金一南将军在其著作《为什么是中国》中特别强调了这种转变的重要性。他指出,现代中国的发展战略既注重和平发展,也重视国防建设。这种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金一南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正如他在多个场合强调的那样,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 今天的中国,已经可以用自信的姿态面对各种挑战。无论是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还是在国防建设方面,都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这种实力不是用来威胁他人,而是为了维护和平,保护国家利益。 从那位美国记者的提问到金一南将军的回答,折射出的是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智慧和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实力的积累,来源于历史的教训,更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团结。正如金一南所说,觉醒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正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最大依仗。

0 阅读:469

猜你喜欢

清风拂面剑如霜

清风拂面剑如霜

清风拂面剑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