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一名共产党被捕,为了保命,他主动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特务们大喜,

暖阳温暖人心 2025-03-31 22:57:50

1948年,一名共产党被捕,为了保命,他主动交代了一份12人的名单。特务们大喜,但看到名单上的人后,却冷汗直流,愣住了! 1949年11月14日,重庆电台岚垭的枪声打破了寒冷的沉寂。在这一天,江竹筠、李青林和盛超群等30位革命志士被国民党军统集体处决。当枪声响起的那一刻,30岁的盛超群面容平静,仿佛早已看透生死。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位看似普通的青年,曾用一份名单,让国民党特务头子徐远举在云阳县折腾了一个多月,最后落得个灰头土脸、被上司训斥的下场。 盛超群出生于1911年2月,是四川省云阳县桑坪乡桃树坪人,家境尚可,有机会接受教育。中学时期的他就爱好新文学,尤其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从中汲取思想营养,逐渐形成了嫉恶如仇的品格。1936年,怀揣着救国热情的盛超群考入了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十四期学兵队。 随着南京沦陷,军校被迫西迁武汉。在武汉期间,盛超群接触到了进步思想,他对国民党消极抗日和军校内部的专制黑暗深感不满。在李公仆的影响下,盛超群冒着"抓回枪毙"的危险,毅然逃出军校,北上寻找光明。先是进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1938年初经李公仆介绍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军事队学习。同年秋天,穿着八路军制服的盛超群回到了家乡四川。 回川后的盛超群并未停止革命工作。1944年春,他考入了迁至万县的上海法学院报业专修科,并在该院创办的《中外春秋》杂志任编辑。1945年秋,当《中外春秋》被万县县立图书馆接办更名为《春秋新闻》后,他继续担任主编。 1946年夏,盛超群发表《万县三首长动荡之谜》,揭露内幕消息,引起万县震动。警察局长艾兴权恼羞成怒,扬言要枪杀他。面对威胁,盛超群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立即写了《记者笔下一点墨,局长枪口一滴血》回击。当艾兴权派警察来抓他时,他在轮船工人的帮助下成功脱身。 1947年初,盛超群改名盛建华,潜入云阳县税捐稽征处任科长,继续他的地下工作。他揭露税捐处长邹新校营私舞弊,控告县党部书记长杨秩东纵匪殃民、残害孤儿,搅得云阳县党政机关不得安宁。 1948年3月的一个夜晚,四川云阳县一处隐蔽地点,盛超群正在与地下党接头传递情报。就在他掩护同志安全撤离后,不料身后突然出现几个黑影——国民党便衣特务早已埋伏多时。一番搏斗后,盛超群被制服,押往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二处的审讯室。 消息传到二处少将处长徐远举耳中,他兴奋异常。正在为重庆地下党刊物《挺进报》一案头疼的徐远举,听说抓获了"共产党要犯"盛超群,立即派得力干将赶往万县,将人押解到重庆。徐远举看重此案,亲自指派侦防科科长陆坚如负责审讯工作。 审讯室内,灯光刺眼。陆坚如带着一帮打手对盛超群进行严刑逼供。皮鞭、电刑、老虎凳轮番上阵,盛超群被打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然而,面对酷刑,两天来他始终咬紧牙关,什么都不承认。 徐远举得知情况后大为恼火,命令加重刑罚。到了第三天,饱受折磨的盛超群似乎终于撑不住了。他虚弱地说道:"好,我招,你们拿笔和纸来。"特务们一听,立刻将纸笔放在他面前。 盛超群颤抖着拿起笔,写下自己是云阳县地下党负责人的供词,并表示不久要搞武装暴动,成立边区政府。接着,他写下了一份地下党组织名单,上面赫然列着12个人的名字:警察局长周璞、督察长高倚明、北乡联防办事处主任唐绍尧、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杨发乙和周世禄、县参议员兼县报编辑主任殴明高、县府财政科长薛迪之等。 徐远举拿到名单后大吃一惊——这些人都是云阳县的头面人物!事关重大,他立即派保密局重庆站副站长吕世琨、二处渝组组长雷天元率领特务,携带轻重武器,连夜乘船赶赴万县。 万县专署专员李鸿焘得知辖区内出现这样的大问题,吓得汗流浃背。他带着两个保安大队,与二处特务一起赶到云阳,将县政府机关团团包围。特务们按照盛超群提供的名单,将这12人一网打尽,押往万县专署连夜审讯。 审讯进行了一个多月,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李鸿焘只得将他们全部押往重庆,关进渣滓洞,交由徐远举亲自审讯。结果让徐远举大跌眼镜——这些人全都是国民党的反动党团分子和地主豪绅,是压迫人民的地方权贵,与地下党毫无关系! 徐远举这才恍然大悟:盛超群在拼死保护组织的同时,巧妙地利用了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把他们搅得天翻地覆。这一失手,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造成了严重的内讧,更让徐远举在上司面前颜面尽失,被同行暗中讥讽。 最终,徐远举不得不释放这12人,还要请重庆警察局刑警处长、军统特务头子许乾刚出面安抚,请他们吃饭致歉,并嘱咐他们回去后要"团结一致,反共清共"。 对于盛超群,徐远举恨之入骨。纵使身负重伤,盛超群脸上仍露出胜利的微笑。他的计谋成功了——用一份假名单,扰乱了敌人的阵脚,为党组织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一仗,打得漂亮! 然而,盛超群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49年11月14日,他与江竹筠、李青林等30位难友一起,在重庆电台岚垭英勇就义,年仅30岁。

0 阅读:0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

暖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