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透过道德看历史(七)#资治通鉴#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以古鉴今#原创作品

碧泉映月 2025-04-01 11:50:58

不要透过道德看历史(七)#资治通鉴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 #以古鉴今#原创作品 楚悼王不是顺利继位的。他的父亲楚声王被“盗”杀以后,他与王子定为争夺王位而自相残杀,虽然在国人拥立下最终自己如愿以偿,但是几年的无情杀戮,给他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特别是他深刻地意识到,在王位的争夺中真正拥有主动权的,是那些豪强贵族,而自己只是他们手中的招牌。贵族集团把持着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资源,类似于当今美国的深层政府。国君只是深层政府手中的提线木偶,如果与深层政府的利益发生冲突,则国君往往被“盗”杀,美国的肯尼迪总统就是例子。可见这不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所独有的现象。正因为如此,楚悼王一上台就迫切地想改变这种局面。 这一年,恰逢吴起遭到公叔痤的算计,被魏武侯猜疑,离开魏国,投奔楚国。对楚悼王来说,吴起的加盟无疑是“瞌睡了,给了个枕头”,他早就听说过吴起的大名,见了吴起,就像特朗普见了马斯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楚悼王先是让吴起出任重镇宛郡的郡守,以摆平魏韩联军的袭扰。一年后,宛郡一带军队整肃、边境无忧。楚悼王便升任吴起为令尹。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国相,是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这时的吴起已经年近花甲,当此重任不禁感慨万千——想自己一生背井离乡、走南闯北、忍辱负重、死里逃生,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真是苍天不负壮士,大展宏图的时刻终于等来了。 吴起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对楚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下是《资治通鉴》的原文: 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就以上这段文字来看,对照一下眼下马斯克在美国发起的改革,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古今中外,虽文化不同,但道理相同——日久生弊,弊则需改,改则伤人,伤人则多怨,多怨则改革难成。 尽管困难重重,因为有楚悼王的支持,吴起变法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楚国的综合国力也日渐走强。吴起首先征服了南方五岭一带的百越部落,取得洞庭和苍梧。此后,吴起又北上征伐陈、蔡之地。公元前383年,赵国攻打卫国,魏国救卫,赵魏双方发生激战。楚国出兵救赵伐魏,重创魏军。这些都是吴起变法取得的成果。 但是好景不长,正当吴起为深化改革要大显身手时候,楚悼王不幸遽尔薨逝。那些对吴起怨恨已久的贵族豪强,在楚悼王的葬礼上,趁着吴起毫无防备,联手对他发起攻击。吴起一看大势已去,连忙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面。他以为那些人,会因忌讳伤到楚悼王的尸体而罢手,谁想到那些人杀红了眼,根本顾不了这些了。结果吴起连同楚悼王的尸体被箭矢射成了刺猬。就这样,在楚悼王寿终正寝之后,一代改革家吴起和他的变法都成了陪葬品。 吴起的故事结束了,但属于吴起的时代才刚刚开始。那是一个大时代,伴随着延续了几百年的礼乐制度的崩溃,诸子百家竞相登场,英雄豪杰各显其能,真可谓一鲸落而万物生。那个时代不是完美的,但却是精彩的——没有编导策划,无需标准问答,人人自由发挥,角力生死存亡。 ——不经大时代,哪有秦始皇!

0 阅读:0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