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两个之前在评论里提到的事情:
1)简单看了下今年FIA的车手定级,除周冠宇持有超级驾照外,FIA白金级人数为0,金级的车手有马青骅和叶一飞,两位车手都拥有世界级比赛整个赛季的车队(厂队)合同,定为金级理所应当。
定位银级的车手约有40余位,包括谢欣哲、罗开罗等在国内拥有很高知名度Pro车手,他们作为Pro主要代表车队参与国内/亚洲赛事,银级中也包括少部分经验和水平顶尖的AM车手。
除此之外还有约50位铜级车手,总共90余人参与今年的FIA定级。被定为铜级不一定说明水平低或者纯AM,少部分Pro车手会选择尽量保持铜级以保证整个车组的实际竞争力。具备职业水平的AM在任何想要成绩的车队都是很珍贵的。
但要注意:定级和持有什么级别的FIA赛照没有直接关系,FIA国际A/B/C只是决定了你可以驾驶什么赛车参赛,根据FIA关于方程式比赛的赛照要求,国际C可以跑地区性F3,超级照可以跑F1。很多车手只需要参与GT3赛事,就没必要花额外的钱去申请更高级的赛照。定级是根据履历和签约情况等综合判断的,简单的逻辑是定级越高,你在赛车运动中的位置越Pro,当然,这个体系或者定级理由也被不少人诟病,因为定级也不能直接反映车手水平或者真实签约状态,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另外,并不是每个持有FIA国际照的车手都会被定级,据我了解,国内持有FIA国际照的车手数量远远大于100人这样的数量级,仅B级或以上的车手就有数十人。但如果不参加需要使用车手定级体系的赛事,那没有定级也很正常。
另外,今年如果一切顺利,将会有大约10名车手取得纽北Permit A,总数将来到约20余人。当然,不想来纽北跑比赛自然没必要考Permit,只是说明越来越多中国车手对纽北的赛事感兴趣。希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大家对纽北的了解,不要仅局限于民用车圈速,纽北耐力赛也是这条赛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24h,有机会现场观赛,绝对是赛车迷难忘的体验。
2)前段时间看到不少媒体老师参与了领克国家B级执照的培训课程,首先作为车评人能够考取赛照并视情况参与到赛车运动之中肯定是个特别好的事情,赛道能够提供的对车辆动态/驾驶的体验与开放路面完全是两个世界。拿到国家B,建立了作为运动员对赛车运动的初步认知,之后如果有兴趣,下一步就是大量的训练和参赛,我真的期待5年之后,现在拿到赛照的朋友中,能够诞生新的国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