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书生问妻子:“听说成婚住一起就能生孩子,咱们怎么还没生?”妻子听完,扑哧一笑,粉拳砸向书生:“你个书呆子,就知读书,连枕席之事都不懂?”说完,吹灭了蜡烛。
这一晚,两人一番温存,有了夫妻之实。但是,不久后,妻子却不得已要离开书生,而他也因此遭遇横祸,这到底怎么回事?
书生叫季廷,是个爱书如命的书呆子,他爹以前是太守,唯一爱好就是读书。因此,季廷从小泡在书海里长大,他最信奉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家人见他整天只知道埋头读书,什么事都不干,很着急。劝他去参加科考,考个一官半职,也好光耀门楣。
奇怪的是,尽管季廷读了很多书,可他的科举之路却异常不顺,连考几年都名落孙山。
见此,家人又忙着给他四处张罗婚事,想着既然不能立业,那就先成家吧,总得给家里传宗接代。
可是,对于媒婆带来的女子,季廷连眼角都不愿抬,仍然低头看书。见他如此无趣,渐渐地,也没有人愿意帮他介绍对象。
可是流言蜚语却漫天飞来,左邻右舍嘲讽他读那么多书,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这么大也不成婚,不是身体有问题,就是脑子有毛病。
面对闲言碎语,家人觉得非常气愤,恨不能挽起袖子,跟这些人干一架。可季廷却依然捧着书,慢条斯理晃着脑袋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不需要女人。”
家人看他这样态度,只能摇头地叹气。可没想到,不久后,他执着的“颜如玉”竟然真的出现。
一天晚上,他正捧着《汉书》在看,突然,他眼睛一亮,只见书中插图有个女子,明眸皓齿,美艳无双,季廷不禁感叹道:“好美的女子,要是我能娶到做妻子就好了。”
恍惚间,他好像看到女子对他眨了眨眼,他使劲揉揉眼睛,发现自己看花了眼。此后,他每天都要翻开这本书,对着书中女子,痴痴地看上一阵。
一天,他正看着书中女子,突然一阵寒风吹来,季廷打个冷颤。忽见书中女子,竟从书中飘然来到他身边。
季廷又惊又喜,指着女子:“你,你,你……”他惊讶地半天说不出话。女子莞尔一笑,说道:“我叫颜如玉,就是你书中的颜如玉。”
从此以后,颜如玉每天都陪在季廷身边,而季廷读书更带劲了。
不久后,两人成了亲。可是,成亲后,季廷仍然是每天抱着书本,将妻子晾在一边。
颜如玉撅着嘴说道:“你若再这样,我可就要走了。”季廷见妻子生气,赶忙放下书哄妻子开心。
后来,他读书都会与妻子讨论,妻子也会为他提供意见。此外,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妻子出门游玩,或者陪妻子下棋赏月,两人情意绵绵,你侬我侬。
一天晚上,正准备休息,季廷却猛然看着妻子,疑惑地问:“娘子,我听说两个人成婚住一起,就会有孩子,为何我两成婚这么久,还是没有孩子?”
妻子闻言娇羞一笑,一个粉拳砸向季廷:“你个书呆子,整天就知读书,哪里还懂得枕席之事。”看丈夫一脸疑惑,她轻轻吹灭了蜡烛。
当晚,两人翻云覆雨,终于有了夫妻之实。而季廷,终于开窍,也会思考读书以外的事情,不再是个只知读书的书呆子。
然而,正当季廷沉浸在幸福中时,妻子却突然哭着对他说:“书神给我的时限到了,我该走了,你保重。”说完妻子就消失不见。
季廷发疯似的翻着书本,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娘子,可是却什么也没找到,他只能傻傻抱着书,坐地上哭了一整夜。
想不到,两天后,季廷还沉浸在悲伤中,却突然被官差抓去县衙,县令硬说他私藏妖女。
原来,他被人告发,说他家里,突然多个美艳女人,肯定是书中出来魅惑人的妖女。季廷气得青筋暴起,跟县令大吵起来。
县令一怒之下,派人去他家里搜寻,搜寻无果,又命人一把火,烧了他的书房。
眼睁睁看着自己最爱的书化成灰烬,季廷顿觉天旋地转,晕倒在地。醒来后,他发誓,一定要让县令付出代价。
于是,他决定再次入京科考,并且一定要出人头地。这次,他很幸运考上了举人,第二年又考上了进士,入朝为官。
为官后,他立马着手调查县令,发现他果然劣迹斑斑,不仅徇私枉法,还草芥人命,他收集证据,上告朝廷,将县令抄家问罪。
后来,他取代了县令的位置,成为了一个廉洁奉公、为民除害的父母官。
肯读书是一件好事,但是死读书、读死书未必就是明智之举。
季廷从小只知道埋头苦读,不闻世事,但却连秀才都考不上,说明他没有用对方法,不会融会贯通。
但通过颜如玉的点拨,他终于开窍,知道除了读书以外,世间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其实读书与生活息息相关,相辅相成。我们要把书中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当中,生活的经历也是人生的阅历,两者结合,才能提升自己。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