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李治到王皇后寝宫就寝,身怀六甲的武媚娘一旁伺候,李治拉着武媚娘的手,心疼地问:“还习惯吗?”她娇羞地嗯了一声,然而,李治起身就抱着王皇后去了床上。
事毕,王皇后沉沉睡去,媚娘笨拙地收拾寝殿,刚要退出去,突然被一只手抓住,她吓得一时不敢动弹。
武媚娘怕惊动王皇后,就低声软软叫了一声:“陛下。”李治缓缓抚摸了几下,终于松开了手,微微翘起嘴角,闭眼睡去。武媚娘心里极快地略过一丝酸楚,又赶紧摇头,抓紧时间睡觉,天亮还得服侍王皇后梳妆呢。
事情得从头说起,那时,李世民驾崩,他的妃子没有安排陪葬,而是入感业寺修行。武媚娘作为李世民的才人,亦在此列。
在李世民生病的时候,李治在旁伺候,因与武媚娘年龄相似,相处颇多。二人一来二去的,就生了情丝。后李治登基,在深夜忽听身边人提起武媚娘,不说还好,一提起就想立刻见到她。身边人提醒自己武媚娘在感业寺修行,于是一刻也不耽误,连夜去了感业寺。
二人一相见,都是情难自抑,一番欢好,珠胎暗结。当武媚娘羞答答的告诉李治有身孕时,把武媚娘合理的安置在哪里,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温柔贤惠的王皇后给李治递来了“橄榄枝”,可以先做她身边的婢女,将来也好名正言顺的封妃。李治大喜,夸王皇后真是自己的贤内助。
其实王皇后帮助武媚娘也是为了自己,当时她和萧淑妃斗得厉害,只因萧淑妃会撒娇卖痴,总能从自己这里劫走皇上。所以,为了皇上多来自己这里,并顺利扳倒萧淑妃,武媚娘这口气,她不得不忍。
可是,世事难料,她引狼入室,武媚娘只是个假装的小可怜,目前只是暂时借王皇后之手庇护。在她和武媚娘联手扳倒萧淑妃后,王皇后刚得意没多久,她自己也陷入了武媚娘制造的“小公主案”。
当时武媚娘生的小公主,是皇家的第一个女儿,大家都稀罕不已。因为是女儿,也威胁不到王皇后将来嫡子的地位,自己又多年无子,就想看看小公主,沾沾福气。可惜祸从天降,自己抱过的小公主,没多久,就没了气息。
王皇后百般辩解自己没做过伤害小公主的事,可武媚娘哭得梨花带雨,李治心疼不已,直接废了王皇后,立武媚娘为后。
至此,武媚娘成为过去,武则天的新生彻底到来。
因为李治本身性格软弱,又没什么雄才伟略。对于国事,能过则过,可武则天不同,她一直有野心,有想法;一开始是为了在后宫生存,现在李治的不上心,做为夫妻,夫妻一体,她的帮忙似乎也只是顺势而为。
于是,李治从一开始咨询武则天政事上难解的问题,到后期,因为头疾发作,无法处理政务。又由于政事日理万机,一刻也不能耽误,干脆直接让武则天批复奏折,召见群臣。武则天在这样的日复一日中,逐渐笼络了大批朝臣,成为其心腹,为日后登基建立了强有力的基础。
李治与武则天一共生育儿女6人,早年那个小公主死于非命,所以武则天将所有的宠爱倾泻在太平公主身上。可是剩下的儿子,就没那么好运了。李弘、李贤二兄弟,因才华横溢,过于优秀,被武则天所忌惮,死于其手。李显,李旦因过于昏庸,肖似父亲,逃过一劫。
李治驾崩后,经历一些波折,武则天顺利登基,开启了辉煌的武周王朝,在此期间不拘一格用人才,搜罗更多的实干官员,大力发展经济。又开展科举,打破士族垄断,让寒门庶族的学子们,有机会一展抱负,为国做贡献,从而提高了庶族官僚的地位。
在武则天晚期,她纵容张氏兄弟霍乱朝纲,让众大臣将仇视的目光转移到他们身上。从而从容的安排禅位之事,还位与李显。后下召,废帝号,改为则天皇后,死后,与李治共葬陵寝。
不得不说,武则天这样聪慧的女人,在那样的年代,太罕见了。她就像顽强的小草,什么都不能将她打倒。无论处于怎样的困境,总有法子一步一步迈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