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朱元璋将贴身宦官找来道:“今日不上朝,随朕微服私访。”于是二人换了一身百姓

底层史观吖 2025-04-03 10:36:55

一日,朱元璋将贴身宦官找来道:“今日不上朝,随朕微服私访。”于是二人换了一身百姓的布衣,走在南京的大街上。突然对身边宦官说道:“听闻罗复仁有个外号叫:“老实罗”,咱们去他府上坐坐,讨杯茶喝,看看是否人如其名。”见到的一切让朱元璋大跌眼镜。 朱元璋从小吃过不少苦头,为了能够活命甚至去寺庙中做过和尚。在成立明朝政权后,朱元璋励精图治,对手下勤俭节约、谨慎奉公的官员更是爱护有加。 在皇宫里住久了的朱元璋想要外出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又害怕手下的宦官宫女们将其行程都告诉沿途的官员,最终兴师动众非其本意所为。 于是他只将贴身宦官唤来并说道:“今日里你便陪朕去民间微服私访便是,正巧近日休沐不必上朝,你我可在民间多停留些时辰。” 贴身宦官当即将出宫的布衣寻来,确保二人不会被发现踪迹。 明朝时期的南京城热闹非凡,朱元璋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便感慨道自己治国理念的正确,毕竟当年的南京城可是饿殍遍地,如今人民各自享受生活,安居乐业,身为皇帝的朱元璋不免洋洋自得起来。 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人名叫罗复仁,他原本并非为朱元璋早期人马中的一员,反而是从他早期对手陈友谅手下投奔过来的。 罗复仁极负盛名,对时事有深刻见地,陈友谅早年也是慕名将其收入麾下。 时间一长,罗复仁看透陈友谅贪心之下的短视,认定此人并非良主,便悄无声息从陈友谅处逃走,转而投奔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最为需要天下才子,看到罗复仁顿时心生爱才之心,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让其做了自己的幕僚。 罗复仁也并未辜负朱元璋的期盼,一连多次为其出谋划策,在攻打武昌城事件中,罗复仁以一人敌千军万马,用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陈友谅之子陈理劝降。 他不同于那些背主忘恩之人,在武昌城兵败后仍不忘为陈理在朱元璋面前求情,才使得陈理留下一条性命,不至于使陈家就此断了香火。 罗复仁在民间被百姓们起了一个外号叫做“老实罗”,其中意思是他做人踏实勤恳,从不会阿谀奉承,对待自己更是严厉自觉。所以这次明察暗访,朱元璋就想去看看罗复仁是否在家中也是如此。 在南京城里的官员大都住在同一条街道,奢华无比,朱元璋转了半天发现罗复仁的家并未在此。为了能够满足皇帝的好奇心,贴身宦官特地叫住了路过的百姓,询问道:“你可知有位叫做罗复仁的官员他住在哪里,我们在这里找了半天怎么也未发现他的住址?” 那老百姓像看傻子一样瞥了一眼贴身宦官道:“你在开什么玩笑,以罗复仁的节俭程度,怎会在这种地方住着,你们去隔壁的巷道里找,最里面一个灰色门的便是他家。” 朱元璋听了这话愈发好奇,便循着那人说的地方走去,谁知道那条巷道竟然破烂至极,朱元璋摇头不可置信道:“如今还有官员会住在如此破烂的地方吗?” 二人正在门口迟疑之时,恰恰听到里面罗复仁的声音,他正在呼唤自己的妻子道:“正厅的房顶也漏水了,你快把工具拿过来,我趁着天亮修整一下!” 朱元璋这下再也忍不住了,推门进入,竟然看到罗复仁站在梯子上,他们家里只有两间房子并一个待客厅,院子里什么也没有,因为前几日下过雨,待客厅正在滴滴答答漏水,罗复仁穿的像一个吃不饱饭的老农民。 罗复仁一见皇上来了,赶忙下来行礼,并让妻子准备茶水,朱元璋叹了一口气道:“罗复仁,倘若不是朕亲自上门,是绝对不会相信还有官员会住在如此破烂的房屋之中。之前众人都说你清廉至极,而今看来却有道理。” 罗复仁只是谦虚道:“我朝刚立不久,哪里都需要银子,身为官员理所应当为主上分忧,怎能贪图享受。” 他的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内心发酸,当即便下令:“从其他官员住的街道找一个宽敞明亮的府邸送给罗大人,另外你日常的俸禄也需要提高!” 从这以后,朱元璋对待罗复仁更加信任,而罗复仁也丝毫没有辜负皇上的信任,为后续明朝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0 阅读:74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