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还有七百万大军,却宣布投降,真是被原子弹吓破胆了吗? 美国人便曾

玲珑说历史 2025-04-03 10:48:50

1945年日本还有七百万大军,却宣布投降,真是被原子弹吓破胆了吗?

美国人便曾经说过,如果让中国孤立抗战,那么一旦日本将中国政府摧毁,将会酿成更大的灾难。

1945年左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人遇到了空前的考验,一是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日本人的人力和物力都大大减少,而他们的补给也日益匮乏。

另一方面,由于盟国的参战,日本人遭到了挑战,他们被迫宣布全民参战,从五十多岁的老人,到十几岁的孩子,都被征召入伍。

特别是太平洋战争,更是把日本推向了一个更艰难的境地,封锁了所有的对外资源来源,又受到了国际上的经济制裁,整个国家的生产与供给体系都濒临崩溃。

在东线战场上,日本遭到美国领导的联军的连番攻击,日本阵亡一百五十万,西线战场,经过中国人民的激烈反抗,也阵亡了一百五十万,伪军也阵亡了118万。

而且当时核武器也发展起来,第一颗原子弹的实验也获得了成功。

而且日本对各个国家都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暴行,如果不能给他们一个致命的打击,他们是绝对不会忏悔的。

因此,8月6日、8月9日,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了两枚核弹,而裕仁天皇见此,也只能通过电台宣布了无条件的投降。

然而,就在那年,日本曾经声称自己仍有七百万军队,足以与全世界一决生死,为何却忽然放弃?日本是不是被那两枚核弹给吓坏了?

日本在开始战争的时候,确实有这么多的军队,但这军队中,大部分都是残军的。

日本人虽然占领了中国大片的土地,但是由于他们的战线很长,所以他们的军队在作战时很紧张,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援他们,而我们则是处于绝对的优势,所以日本人一直在撤退。

日本开战的原因很明显,那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以维持他们的工业,但是最后的结果显然是他们失败了。

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已经很久了,太平洋战争结束后,更是变本加厉。

太平洋战役,日本为抗击同盟国,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反攻,结果是大批精英战死,只剩下一群老弱妇孺的参军,而苏联的红军,则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回了日本在亚洲的统治区。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对日本实施的经济封锁,使其产业产能受到极大打击,造成军需品供给急剧减少,而物资短缺又使其战斗力大打折扣。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原先的轴心国同盟纷纷瓦解,日本越来越被孤立,并逐渐成为盟国的头号敌人,日本政府迫于巨大的压力,试图与苏联等国家进行和谈。

而推动事态发展的,还是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那一次的事件,不仅仅是展示出了核弹的破坏力,更是在日本人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日本政府选择投降的一个重要诱因。

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力量,已经被苏联的大军给击溃了,他们忌惮苏联,不想把远东战争扯进来,但是苏联的军队,却对他们发动了进攻,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让他们失去了斗志。

不要忽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自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日寇。

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和日本人进行了不少战争,但是中国军队逐渐控制了整个战场。

在敌后,由于抗日根据地的兴起,使日本人屡屡陷入困境,到了这个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已是大势所趋。

美国的担心是有根据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犯不断升级,如果放任中国自己去抵抗,日本消灭中国,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于是,美国在危急关头,对日本投放了原子弹,就是让日本没有作战的能力,这才没有酿成大祸,而且日本人的残暴,在中国大地上肆意妄为,无恶不作。

他们在南京发动南京大屠杀,令世人为之侧目,屠杀了几十万中国人,并在中国大地上建造了一座生化实验室,用来做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试验。

他们强迫中国工人受苦受难,甚至丧失性命,实在是人道之祸,令人蒙羞。

最后,日本天皇终于接受了盟军《波茨坦声明》中的条款,并在1945年8月15日,对全世界宣告无条件投降。

战后,日本不仅要面对战后重建的严峻挑战,更要反思战时的种种作为;对世界来说,日本的投降宣告了六年之久的世界大战的终结,为世界格局的重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0 阅读:75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