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事件”苏联核潜艇水下噪音消失之谜(二)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5-04-06 15:02:01
何为“巴统”?1949年11月,美国与16个成员国在巴黎建立了“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由于总部设在巴黎,该组织亦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 “巴统”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限制西方国家向苏联及其阵营国家出口战略物资与关键技术,尤以军事武器装备、高性能精加工技术和稀有物资为主。 根据“巴统”的“国际安全清单”,三轴以上的联动数控机床是严禁向苏联及其阵营国家出口的“管制”设备。因为这种机床可以对舰艇尤其是核潜艇的大型螺旋桨空间曲面进行精加工,使潜艇减少噪声,增加其隐蔽性。 日本也是“巴统”成员国。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却在1982—1983年期间秘密与苏联合作向其出口了四台“MBP-110S”型九轴五联动数控机床并为其配备了22000mm×10000mm工作台。这些机床存放在苏联列宁格勒海军基地,由东芝技术人员组装。1984年,东芝又向苏联出口了一批铣刀头和用于拓展数控机床功能的系统拓展包。 早在1970年,苏联代表就在参加美国芝加哥机械工具展览会时,向丹利机械公司订购6台专为潜艇推进器作整形和打光用的巨型铣床,但因美国海军的干涉而未果。 而东芝提供的机床,给苏联军工设备的高精度加工水平带去了质的变化。在此之前,美国海军通常能在200海里以外就捕捉到苏军D级战略核潜艇的噪音。但经日本机床加工后,苏联核潜艇螺旋桨的噪音大大降低,往往迫近到美国东海岸附近10海里才会被发现。 东芝机械公司是如何向苏联提供先进机床的呢?东芝是瞒过“巴统”,通过“调包”的方式把机床秘密销售给苏联的,其目的是扭转当时销售利润下滑的颓势,在苏联身上大捞一把。 故事要从1979年讲起。这一年,以苏联技术机械进口公司副总经理身份活动的克格勃高官奥西波夫,在一次酒会上向日本和光贸易公司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熊谷一男(后改名为熊谷独)透露,苏联急需可加工大直径螺旋桨的先进设备,条件优厚。熊谷马上把这条消息传给了东芝公司。在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下,东芝答应向苏联出口4台先进的九轴数控机床。(待续)

0 阅读:12
范弗里特的饭量

范弗里特的饭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