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康复踝关节损伤中,外侧副韧带(LCL)损伤最为常⻅。【外侧副韧带解剖结构

从蓉看健康 2025-04-07 10:03:17

踝关节康复 踝关节损伤中,外侧副韧带(LCL)损伤最为常⻅。

【外侧副韧带解剖结构和作用】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

👉距腓前韧带(ATFL):扁平,起⾃外踝前缘,向前下斜⾏⽌于距⻣颈外侧⾯。主要作⽤是限制距⻣前移;

👉跟腓韧带(CFL):索状,起于外踝远端前缘,⽌于跟⻣,主要作⽤是限制跟⻣内翻;

👉距腓后韧带(PTFL):3束中最强壮的1束,起⾃外踝后部的外踝窝,⽔平向后⽌于距⻣后外侧突,主要作⽤是限制距⻣后移。

【韧带断裂分型】

⼤部分⼈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出现于崴脚,比较严重的崴脚会造成韧带断裂,主要表现为脚踝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和关节不稳定。

较为常⻅的是距腓前韧带断裂、跟腓韧带损伤这两种类型,保守康复的恢复效果明显,仅很⼩概率需要⼿术。

出现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同时断裂的概率较低,这种情况下保守康复效果⼀般,通常建议⼿术治疗。

【崴脚韧带断裂的保守康复】

如果崴脚后伴随明显肿胀、疼痛等,必须要考虑韧带损伤、及时就医拍核磁确认。

韧带损伤根据严重情况进⾏固定,轻度或者中度⽤硬护踝或者⽯膏固定2~4周,韧带断裂的话则需要固定5~6周。

早期固定可以促进瘢痕愈合,顺着韧带⾛形⽣⻓,从⽽代替韧带的功能。

瘢痕强度⾼的话则和外踝韧带的强度⼀样;瘢痕强度差则⽐韧带强度低,需要后期核磁观察和查体以及功能筛查共同判断。

【手术指征】

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后,可能就需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了:

‼️功能性不稳定:崴脚后经过康复功能训练后,仍然在活动后出现肿胀、疼痛、不稳定症状,建议在6个月评估是否可能发展成为机械性慢性踝关节不稳;

‼️机械性不稳定:根据【影像学检查+查体评估】判断是否可能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如果已经接受了系统6个月系统康复治疗且无效,建议1年前尽早介入手术治疗;

如果没有接受过系统康复治疗,建议进行3个月保守康复后观察疗效再决定是否需要介入手术治疗。

要特别注意的是,及时做完手术,术后也需要及时康复[思考][思考]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健闻登顶计划

0 阅读:1
从蓉看健康

从蓉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