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月,大汉奸陈箓在上海邀请了一批汉奸走狗到家中“欢度除夕”。陈家花园的一边是意大利兵营,另一边是日本人的保密机关,斜对面则是公共租界的巡捕房,加上家里的保镖,可谓居于“安全笼”中了。然而,第二天上海各报纸均大标题报道:陈箓夜登鬼录! 陈箓,字任先,号止室,1877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望族之家。15岁时,他考入福州马尾船政前学堂学习法语,此后,他的人生与法语结下了很深的缘分。后奉派留学法国,入巴黎法律大学,是第一位在法国获得法律学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回国后,陈箓在外务部、法部、北京大学等机构任职,并参加清政府学部举行的留学生考试,被授予法政科进士,后又被授予翰林院编修。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陈箓被任命为外交部政务司司长,1918年任外交部次长,同年11月代理外交总长,1921年至1927年任北京政府驻法国全权公使。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便解除了陈箓驻法公使职位。回国后,陈箓先住在北京,1934年移居上海,11月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聘其担任顾问。1936年改聘为条约委员会副委员长。 1937年上海、南京沦陷后,陈箓留在了上海。此时,陈箓已经年逾60,可是他不甘寂寞,在日伪拉拢下很快下水,出任193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外交部长一职,儿子陈友涛也担任了伪外交部的总务司司长。陈箓还凭借以前在北方任职时的关系,斡旋于“南京伪维新政府”和北京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间,极力说服南、北合流,以扩大伪政权力量。 1939年2月的农历新年除夕,已沦为孤岛的上海全失去了以往过春节的热闹气氛,纷扬的大雪似乎也在为这座沦陷的城市悲哀。 可是,在沪西愚园新村25号花园内却鞭炮声不断,宾朋满座,热闹非凡。这是大汉奸陈箓的住宅,他丧尽民族气节,以当汉奸为荣。除夕这天,按照惯例,陈箓在吃年夜饭前要带全家祭祖,并邀请了一批汉奸走狗到家中“欢度除夕”。 陈家花园的一边是意大利兵营,另一边是日本人的保密机关,斜对面则是公共租界的巡捕房,加上家里的保镖,这陈家可谓居于“安全笼”中了。陈家大院门口的3个门卫就正躲在岗楼里聊天,在他们想来,没人敢来闯这虎穴。 夜色中,一辆出租车开到弄堂口停住,刘戈青带着另外3人迅捷地跃到弄堂墙根的黑影里,借纷扬的大雪作掩护,快速地摸进了岗楼。3支生了锈的手枪逼住了门卫,3个门卫被五花大绑地捆起来。3个来客换上了门卫的服装直奔院内。花园内不少小孩在燃放爆竹,洋楼内宾客们笑语阵阵。 3个来客向洋楼靠近,先闪进陈家的厨房,两个胖厨娘当即被1人看住,另2个来客迅速从过道撞入了洋房的前厅。 陈箓此时穿着黑色长袍,正与亲朋们谈笑,他见到2个着门卫制服的年轻人闯进来,知道不妙,随着一声枪响,子弹擦着他的耳边飞过。陈箓一个骨碌滚到沙发的一边,还待再滚,刘戈青已经飞步近前,照着他的头又是两枪,陈箓当场颅浆迸裂。 刘戈青也没有伤及无辜,他对缩成一团的人们说:“别害怕,我们是杀汉奸!”他掏出一张事先写好的标语,扔在了陈箓的尸体上,上书:“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共除奸伪,永保华夏!” 陈箓的儿子带两个保镖在楼上望见两刺客欲逃,急忙开枪封锁弄堂出口,想惊动洋人来援。可惜,他家放的鞭炮太多,宪兵、警察听到枪声还只以为陈家又放大爆竹了。4个刺客会合后,贴着墙根溜出弄堂口,登上出租车飞逸于茫茫的大雪之中。 第二天上海各报纸均大标题报道:陈箓夜登鬼录。上海的中国老百姓拍手称快。日本特务机关和敌伪特工总部连忙布下天罗地网搜捕刺客,然而刺客已安然登船赴香港避险了。 刺杀陈箓的军统特工刘戈青,是军统最成功的刺客之一,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是电视剧《叛逆者》中男主角林楠笙的原型。 1910/11年,刘戈青出生于福建厦门,祖籍台湾省云林县,真名叫刘国兴。1895年,清政府把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时,他的父亲刘建寅聚众起义反抗侵略,在与日本军警的战斗中被日军刺六刀,负伤逃至浙江。民国成立后,刘建寅做了中华民国民军第七混成旅旅长。有这样一位父亲,自然会有一位与日本侵略者势不两立的儿子刘戈青。 刘戈青毕业于上海国立暨南大学,1935年夏,刘戈青在戴笠的招募下加入军统。上海沦陷后,戴笠欲带刘戈青随军统总部一起撤离,然而刘戈青却要求到最前线去从事地下工作。于是,戴笠便把刘戈青留在了上海。刘戈青刺杀了大汉奸陈箓,在军统局内部一举成名,甚至被媒体称为“汉奸阎王”。 资料:陈箓;刘戈青;《76号特务实录》 图1剧照,图2为刘戈青。
昨晚一个老哥打电话,问我中美关税战这么激烈,会不会引起军事战争?我问他:你咋突
【4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