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

凌统看趣 2025-04-08 14:22:52

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开除了党籍,可他却说:我是清白的。 信源:百度百科周而复 周而复,江苏南京人,生于一个动荡年代,自幼目睹国家战乱、民不聊生。1937年,他亲眼见证了南京沦陷后那场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那年他的亲人好友惨遭杀戮,鲜血染红了秦淮河畔。他将这份刻骨的仇恨埋在心底,发誓要为民族复仇,为人民争光。 战争年代,他以笔为枪,积极参与党的宣传工作,奔走在敌后,为鼓舞民心、团结群众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热情。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周而复没有选择功成身退,而是继续以文学为战场。他开始潜心写作,将战争岁月的苦难与新生活的希望融合进字里行间。 1985年,时年65岁的周而复,已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享有声誉的老作家。 年事渐高的他始终心怀一个未竟的创作梦想——写一部反映反法西斯战争中亚洲战场、尤其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长篇巨作。 他将这部作品定名为《南京的陷落》。这个题目不仅代表着他一生挥之不去的少年记忆,也寓意着他要用文字为死难者呐喊、为历史正名。 为了这部作品的史实真实与资料详尽,周而复决定亲赴日本进行实地调查。他希望收集更多一手资料,了解日方对侵华战争的记录和态度。 1985年秋,他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代表团出访日本。这次访问原本是一次普通的文化交流活动,但周而复却怀着一颗沉重的心,另有自己的计划。 其中一个计划,便是前往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日本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包括大量甲级战犯、侵华将领。 靖国神社,在中国人的眼中,是战犯幽魂的聚集地,是无法释怀的屈辱象征。周而复的这个决定一提出,立刻引起了随行人员的强烈反对。 同行的干部一再劝阻:“老周,这地方不能去。你是党的高级干部,身份特殊,去了传出去怎么交代?”有人甚至提出直接上报。 但周而复态度坚决:“我不是去参拜,是去揭露。我要亲眼看看那些被他们当成‘英灵’的刽子手都供奉在什么样的地方,留下证据,为我未来的写作积累素材。” 在一片反对声中,周而复独自前往靖国神社。他步履坚定、神色肃穆,身上背着一台相机。他只是默默地拍照、记录、观察。 他拍下了神社内的祭祀布置、展览陈列、乃至供奉名册。这些都是他写作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陪同的人在外面干着急,却拦也拦不住。他们担心,不只是政治影响,更担心上面问责时说不清楚。果不其然,风波迅速传回国内。 1986年3月4日,《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简短却震撼的新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周而复在友好访问日本期间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丧失了人格,经决定开除党籍。” 消息一出,震动文坛,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愤怒,有人唏嘘,有人暗自叹息——周而复在国内的地位和声誉几乎毁于一旦。 而周而复,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和处分,并未为自己辩解。他知道,历史会说话,真相终会水落石出。 他继续埋头写作,在后来的作品《长城万里图》中,周而复写下了关于靖国神社的一章。 他毫不掩饰地揭示了靖国神社所供奉者手中所染的血腥,指出:“那些被日本供奉在靖国神社里的人手上都沾满了亚洲各国人民的鲜血,特别是中国人民的血。” 2002年9月18日,中纪委下发了正式文件,对当年周而复的处分作出澄清和纠正。 文件中明确指出:当年之所以作出处分,是因为他参观了靖国神社,但调查结果证实,他此行是为了收集材料、撰写《长城万里图》。 其行为本质上是为了揭露侵略者的罪行,不应认定为违反党的纪律。除此之外,周而复并无其他违纪行为。 这份迟来的清白还了周而复一个公道,尽管他早已远离政治舞台,但他的坚持、他的良知、他的文字,依旧在历史中熠熠生辉。 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界:一个作家,一个共产党人,哪怕孤身前行,也要为历史作证、为真相呐喊。

0 阅读:9938

评论列表

千里马

千里马

68
2025-04-08 21:10

为作者点赞[点赞][点赞]正义不会迟到

乌鸦小宝 回复 04-14 14:10
正义不该迟到

用户71xxx93

用户71xxx93

24
2025-04-09 03:13

幼儿园的孩子吗?提醒了都这样固执,到底安的什么心?

韭菜炒大葱 回复 04-12 20:27
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老君 回复 04-14 12:05
学渣吧,不会阅读?

用户13xxx75

用户13xxx75

19
2025-04-14 09:22

没有什么迟来不迟来的,他如果不写《长城万里图》就是参观是有错的,写了就是去收集素材是无辜的。但在他写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写,历来都是“问迹不问心”就是看你怎么做而不是看你怎么想的。

人海里的战斗鸡

人海里的战斗鸡

17
2025-04-12 17:09

这要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气概。但他当年一定是想好了的,敢于面对一切后果,知险而行是为大勇,单刀赴会是为孤勇。更可叹张纯如先生,这样的孤勇者没有得到切实的保护!一定要找到并清算狗日的凶手,要用凶手全族的血告慰她的英灵[得瑟]

用户16xxx73

用户16xxx73

10
2025-04-13 23:53

去看看那里了几个鬼,也要处罚么?[捂眼睛]

用户16xxx73

用户16xxx73

9
2025-04-13 23:54

去看看里面摆了哪几个鬼,也要处罚么?[捂眼睛][裂开]

用户14xxx16

用户14xxx16

5
2025-04-14 09:40

向你致敬

快乐一生

快乐一生

4
2025-04-12 12:29

《上海的早晨》作者

风雨同舟

风雨同舟

2
2025-04-14 14:16

一意孤行,他应该事先和国家沟通好,国家会同意的

猜你喜欢

凌统看趣

凌统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