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明明是 100 万买的,凭什么让我按照 125 万去交税?”2024年,男子花 100 万买的房子,去交税时却被工作人员要求按照 125 万去交!男子当场怒怼:“既然你们评估我的房子值125 万,那我能不能现在把这个房子按照125万卖给你们?” 李建军(化名)是海鲜市场里出了名的“老实人”,每天凌晨,他就准时骑着三轮摩托从家出发,赶到码头接第一批货。 二十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他和妻子周梅从未真正歇过一天。 夫妻俩合力经营着市场里一个不大的鱼档口,靠着勤快和实在,渐渐攒下了一笔还算像样的积蓄。 2024年元旦这天,天刚蒙蒙亮,李建军一如往常地蹲在码头边,麻利地卸着一箱箱活蹦乱跳的海鱼,手冻得通红也顾不上。 他的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是老婆的电话,刚接通,就听见那头周梅带着哭腔的声音:“建军,儿子……差三分,没进重点中学。” 李建军顿时一愣,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整个人像被冻住了一样。 那三秒钟的沉默,仿佛比码头上的寒风还刺骨。他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他懂得,那“差三分”的背后,是儿子多少个夜晚的挑灯苦读,是他们夫妻二十年来日复一日地咬牙坚持。 回到摊位,他悄悄把装钱的布包从柜子底下翻了出来——里面是他们二十多年攒下的压箱底的98万,是准备几年后全款买套房的。 他和周梅算了又算,这笔钱加上还能借到的2万元,凑够了整整100万。 既然儿子落榜,想转入重点学校,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换个学区房。 房产中介“老赵”是李建军以前的老顾客,听说他急着买房,赶紧介绍了一套临河小区6楼的老房子,75平,两室一厅,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但地段好,学区也属于市重点第一附中。 “房主急用钱还债,这房子本来市价1.5万一平,现在只要1.3万,真是捡漏啊,建军哥你不下手,别人马上就抢走了!” 李建军拿着卷着边的存折,看着合同上的总价100万,手心里全是汗。那一刻,他没有豪情壮志,也没有激动落泪,只是低头看了眼自己冻得开裂的手指头,又看了看身旁疲惫的妻子,重重点头:“买。” 签字那天,周梅红着眼眶拍了拍老公的肩膀:“咱这辈子没啥本事,但儿子的路,咱拼着也得给铺平。” 房子买下那晚,夫妻俩照常凌晨去码头,回来后累得靠着墙就睡着了。 可是,当李建军满怀期待地带着合同和资料去税务局办理房屋过户和缴税手续时,却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一查系统评估价,他顿时愣住了——税费必须按照评估价125万来计算,而不是他实际的100万成交价。这一下子,就等于凭空多出了25万的“账面差价”,税额也随之增加了一大截。 这个消息对李建军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脸色一下子变得铁青,气得直拍柜台:“我明明就只花了100万买的房,你们凭什么要我按照125万来交税?我又不是偷税漏税,你们这不是逼我多掏钱吗?!” 他的话语里满是愤怒和委屈。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他一辈子勤勤恳恳,从未跟政府打过交道,此刻却觉得被这看不见的“规则”给重重压了一下——房子是为了孩子读书咬牙买下的,眼看手续就要办成了,结果又横生枝节,真的是心力交瘁。 工作人员面对他的情绪却没有丝毫动怒,而是保持着耐心,用略带歉意的语气解释道:“李先生,您别着急,这个评估价是由系统统一生成的,不是我们个人随意定的。现在政策要求,税费按照评估价或成交价中较高者来计算。这是为了防止低报价格逃税,也是统一流程的一部分。” 她边说边把评估系统的界面转给他看:“这是市里房地产指导价格库自动生成的评估结果,跟您的实际成交价确实有差距,但我们也只能按规定来走流程。” 李建军一时间无言,他不懂什么政策背景,也没心思深究什么防逃税机制,只觉得自己拿出全部身家加上借的钱,好不容易买了个房子,结果还得为了“纸面上的房价”再多掏几万块税,心里堵得慌。 那一刻,他站在冷清的大厅里,手里捏着合同和购房发票,像极了一个被制度困住的普通人——他说不出哪里不对,但就是觉得这一切不该落在他这样一个靠卖鱼维生的人身上。 “难道我们这些老实人,永远都得为别人的‘潜规则’买单吗?”李建军心里苦涩地想着,眼神里浮现出一丝不甘和无奈。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一下! 信源:直击现场
大家买的房子都跌了多少呀?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