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发小,叫李大壮,身高一米八五,体格壮得像头牛,三十岁那年突然被查出高血糖

纵观爱科普 2025-04-10 13:30:19

我有一个发小,叫李大壮,身高一米八五,体格壮得像头牛,三十岁那年突然被查出高血糖。医生刚说完“你得控制饮食”,他就一边点头一边拧开一瓶“无糖茶”咕咚咕咚喝了下去。   谁知道医生脸一下就拉了下来,说:“你这种喝法,迟早要出事。”我当时一愣,茶不是无糖的吗?怎么还喝出问题了?医生瞥了我一眼,说出的话让我彻底懵了……   李大壮脾气倔,嘴上说听医生的,私底下却越控越放。他觉得只要不喝可乐、奶茶那种明显高糖的饮料,其他都没事。   于是他开始狂喝“气泡水”、“低糖饮料”、“某某功能饮料”,还美其名曰“替代饮品”。   有一天我去他家,发现他冰箱里塞满了各种瓶瓶罐罐。绿色的、蓝色的、瓶身写着“0热量”的,也有写着“添加维C”的。我问他:“你这喝的是饮料,还是药店?”   他笑得跟个小孩似的说:“这些都是‘健康饮料’,我现在都不碰可乐了。”   我说:“你真觉得这些健康?”   他一边喝一边说:“当然啊,包装上都写着‘无糖’。”   我忍不住给他拍了张照片,发给了我表姐。她是营养科医生,看到照片直接打电话过来,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这些饮料的糖,不是你想象的糖。”   原来,这些“无糖”饮料里,很多用的是人工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   虽然确实不含蔗糖,热量也低,但长期大量摄入,对肠道菌群、胰岛素敏感性都有潜在影响。   李大壮不服气,说:“这不都是国家批准的吗?”   我表姐说:“批准使用不等于你能天天灌着喝。盐也是合法的,你试试每天吃一斤看看?”   那天晚上,大壮终于有点动摇了。   他上网一查,发现2022年《英国医学期刊》上有研究指出,大量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他当时咽了口口水,手里的气泡水差点掉地上。   我以为他会从此改邪归正,结果第二周他跑来找我,说:“哥,我找到一个完美饮料了!医生都推荐的——椰子水!”   我一听就觉得不对劲。拿过包装一看,好家伙,原汁不到15%,剩下全是添加剂和香精。糖含量比普通果汁还高。   我问他:“你这喝的是椰子水,还是糖浆?”   他脸都绿了。我们一起去医院复查,医生看着他的血糖报告,沉默了三秒,最后说:“你还是喝水吧。”   李大壮终于服了。他从冰箱里全都清了出去,现在随身带个保温杯,里面就泡点柠檬片或者菊花。偶尔馋了,就自己煮点银耳莲子羹,少糖,热量低,还顶饿。   他现在逢人就说:“饮料这玩意儿,真是甜着喝,苦着受。”   有一次我们在烧烤摊上,他看着别人一口冰镇饮料下肚,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又默默拧开了自己的柠檬水。他说:“兄弟,这辈子,我谁都敢喝,唯独不敢瞎喝饮料了。”   科普小贴士:   真正健康的饮品,永远离不开“水”这个关键词。白开水、矿泉水、淡茶水,这些才是日常最靠谱的选择。   即便是“无糖”饮料,也可能含有人工甜味剂,长期大量摄入会对代谢系统产生影响。果汁含糖量高,功能饮料含钠和咖啡因,不能当日常饮用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1700ml,优先选择白水。想解渴又健康,别被包装忽悠,瓶子再花哨,也不如一杯干净的水来得安心。

0 阅读:50
纵观爱科普

纵观爱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