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姑娘叫“妮儿”,如果“妮儿”长得又水灵又好看,老年人就夸她长得"排场"。 “排场”这个词,背后还真有“戏”——与“戏”密切相关: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戏剧的发祥地。咱不讲历史,就要现在,河南省现存仍有27个戏曲剧种,其中豫剧、曲剧和越调的分布范围较广。全省戏曲演出团体共有1622个,其中豫剧911个、曲剧440个、越调57个。 以前,戏班子在江湖上闯荡,后台的化妆间就叫"排场"。角儿们扮好相,走上台,惊艳亮相,台下观众准喊一声"好排场"!所以,“排场”最初就是有用来形容人长得标致、漂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义项,应该都与唱戏有关,比如: 场面奢侈、铺张,几乎全国人民都在用,大家也都能明白啥意思;办事体面、光彩,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意思。在流传过程中,“好看、漂亮”的用法慢慢窄了,好像只有中原官话区(豫陕鲁皖)还保留这用法,到了别处就容易闹乌龙。比如,河北朋友听到"这人真排场",可能就会理解成“乱花钱”。 在《水浒》第二十四回,西门庆初见潘金莲,说书人赞其"人物最排场",此处特指潘金莲相貌标致、体态风流。此用法与河南方言高度一致,印证了宋元时期该词的原始含义。 《红楼梦》用了好几处“排场”,如第五十五回王熙凤说探春"将来出阁,自然比不得我们,总要有些排场",特指婚嫁仪式的隆重程度。说明“排场”在清初时已脱离外貌描写,转向场面、仪式、礼仪的范畴。 可惜现在年轻人更爱说"小姐姐好飒",老辈人的"排场妞儿"夸奖声越来越少了。但是,我总觉得“排场”这个词有掩不住的一种大气,符合河南姑娘大大方方的气质。
河南的姑娘叫“妮儿”,如果“妮儿”长得又水灵又好看,老年人就夸她长得"排场"。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4-10 15:0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