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秘书给毛主席点了一支烟,引起主席的警觉,原来此人是国民党特务。 1938年的延安,正值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此时的毛泽东身边来了一位新面孔,名叫沈之岳的秘书。 延安的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对于毛泽东来说,烟草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有一天,他的烟盒已经空了,一时间竟找不到可以抽的香烟。 就在这个时候,新秘书沈之岳恰到好处地拿出一包香烟,殷勤地为毛主席点上。这包香烟正是毛主席最爱抽的那个牌子。 一个看似普通的递烟场景,却让久经风浪的毛泽东心生警惕。作为一个老烟民,他对抽烟人的习惯再熟悉不过。 沈之岳虽然拿出香烟为他点火,但从其动作和神态中,毛泽东清楚地看出这是一个不会抽烟的人。那么问题来了,一个不抽烟的人为什么会随身携带香烟,而且还恰好是自己最喜欢的牌子? 这个细节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一个反常的细节都可能暗藏杀机。 随后的几天里,毛泽东开始仔细观察这位新秘书。表面上看,沈之岳工作勤恳,态度谦逊,各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 但是在延安这个革命圣地,特务渗透的威胁从未消失。为了革命事业的安全,毛泽东决定采取行动。 很快,一道调令下达,将沈之岳调往浙江新四军。这个决定看似普通的人事调动,实则是毛泽东审时度势后的果断之举。 后来的历史证明,毛泽东的这份警觉性拯救了他的生命。沈之岳确实是军统局特意安插在他身边的特务,其真实身份是军统局的精英特工。 那支香烟,不仅暴露了一个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也展示了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一个细节往往就能决定生死成败。这个看似简单的递烟场景,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情报侦破案例之一。 戴笠在特务工作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他总是能发掘到最适合的人才。沈之岳就是他精心挑选的一颗棋子,具备了一个优秀特务应有的所有条件。 1930年,沈之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军校。三年后,他又考入了复旦大学继续深造,展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 在复旦大学期间,沈之岳表现出众,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他精通外语、摄影、驾驶等多项技能,这些本领为他日后的特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戴笠发现沈之岳后,立即将他送到杭州警察学院的特殊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是戴笠专门用来培养特务的秘密机构。 在特殊培训班中,沈之岳接受了系统的特务训练,包括情报收集、秘密联络、伪装技巧等各项技能。这些专业训练让他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特务。 1938年,沈之岳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以进步青年的身份打入延安。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伪装能力。 沈之岳随教授访问团来到延安后,表现得像一个真正向往革命的进步青年。他积极学习,勤奋工作,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绽。 他的表现很快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被安排进入党中央机要部门工作。这个位置让他能够接触到更多重要的机密信息。 更令人意外的是,沈之岳的能力甚至获得了时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的赞赏。康生多次在其他领导面前称赞沈之岳是国统区来的优秀进步青年。 沈之岳在延安的表现堪称完美,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表现优异的年轻人实际上是戴笠精心培养的特务。他的特务身份直到1941年才最终暴露。 从南京中央军校到复旦大学,从特殊培训班到延安,沈之岳的每一步看似都是自然而然,实则都在戴笠的精心安排之下。这体现了戴笠在培养特务方面的老辣和远见。 戴笠对沈之岳寄予厚望,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在特务工作中,沈之岳也没有辜负戴笠的期望,成为了军统局最得力的干将之一。 沈之岳的特务生涯始于一次意外的被捕经历。在组织工人运动时,他被国民党逮捕,这次被捕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狱中,沈之岳展现出的非凡才智引起了戴笠的注意。经过一番深入接触后,戴笠认定沈之岳是一个难得的特务人才,决定对他进行策反。 在成为军统特务后,沈之岳展现出惊人的工作能力。他在多个重要行动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参与策划破坏皖南事变。 1941年,当沈之岳的特务身份最终暴露后,他回到重庆,被任命为军统局第一处科长。这个任命显示了国民党对他能力的肯定和信任。 在军统局工作期间,沈之岳积累了大量关于共产党的情报资料。他对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都有深入研究,因此被称为"中共问题专家"。 由于他在特务工作中的出色表现,沈之岳还获得了"蓝色007"的称号。这个称号反映了他在情报界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即使在1949年后,沈之岳仍然没有停止他的特务活动。1963年,他还策划了一起暗杀刘少奇主席的行动,显示出其一贯的反共立场。
1938年,秘书给毛主席点了一支烟,引起主席的警觉,原来此人是国民党特务。 19
紫陌独行路
2025-04-10 18:13:08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