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根源是体内血“太烫”,凉凉血就好! 我常痛心于一些家长的选择,明明几味中药就能有效调理孩子的多动症,可他们却执着于使用副作用明显的精神类药物,导致孩子病情反复,甚至愈发严重。 看着那些被疾病折腾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我的内心满是不忍。哪怕家长不在乎金钱,也该多为孩子的痛苦和未来想想,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折腾啊! 在我近 40 年的临床实践中,始终坚持以纯中药调理结合良好的饮食习惯来改善孩子的多动症。 经过反复验证,我发现体质不佳、肝火旺、内热重是引发多动症的主因。 经中医体质调理,多数孩子效果良好。少数复发的孩子,是因家长缺乏相关知识,孩子病情稍好就自行停药。他们不知道,这样只会让孩子的病情雪上加霜。 比如来自山西一位患儿,初诊时8岁,主诉一年前开始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频繁转铅笔、抖腿,老师多次反映,家长却以为孩子调皮。 后来孩子开始不写作业,成绩下滑,情绪急躁冲动,家长看了我的科普才意识到问题,向我求助。 刻诊时,孩子舌苔薄腻发黄、舌体胖大、舌质稍淡、脉弦细,综合辨证:心肝火旺、痰热内扰。 于是,我为孩子制定了治疗方案:疏肝理气,清心豁痰。 半个月后,孩子转铅笔、抖腿频率大降。第三次复诊,情绪改善,小动作几乎消失。后续经过巩固治疗,近两年来,孩子表现越来越好,多动症症状未复发,成绩也稳步提升。 这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孩子体内血“太热”,清除内热,症状便能缓解。 热邪像乱窜的气流,随着血液在身体里流窜,影响着孩子的正常行为和情绪。那么,热邪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中医看,痰湿长期积聚体内,会淤久化热。 脾主运化水湿,失常则湿邪凝聚成痰;肾主水液代谢,异常就易生痰生湿。湿源于脾,水源于肾,痰湿积聚到一定程度,向下淤堵,阻碍气血运行;郁而化热,向上扰乱心神,引发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我是武汉公立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夏主任,专攻儿童多动症近 40 年。在此,我想告诉大家,多动症并非顽疾,只要及时发现,采取正确干预措施,孩子完全能改变现状、取得进步。 真心希望所有孩子都能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成长!
多动症,根源是体内血“太烫”,凉凉血就好! 我常痛心于一些家长的选择,明明几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11 12:30:35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