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作为人体极为关键的生理概念,起着统筹协调的重要作用。
调理三焦,需着重从三个核心方面发力:
1.调气机升降:人体气机的顺畅升降,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三焦作为气机升降的通道,上焦主宣发,中焦主运化,下焦主排泄。
一旦三焦气机失调,就会出现诸如上焦肺气不宣导致的胸闷咳嗽,中焦脾胃升降失常引发的腹胀、嗳气,下焦肾气不固造成的滑脱不禁等症状。
所以,调气机升降,就是要恢复三焦各部位正常的气机运转,让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使人体机能有序运行。
比如,用柴胡、枳壳等中药来疏肝理气,恢复中焦气机的升降,改善因肝郁气滞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
2.调水液流行:三焦是人体水液代谢的重要通路。若三焦功能失调,水液就无法正常输布与排泄,从而引发水肿、痰饮等病症。
上焦如雾,负责水液的宣散;
中焦如沤,对水液进行运化;
下焦如渎,主管水液的排泄。
调水液流行,就是要确保三焦各环节协同配合,让水液在体内循环往复,滋养全身。
例如,对于因水湿内停导致的水肿,医生常运用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物,增强下焦的排泄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3.调血脉流动:血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而三焦通行元气,与血脉流动紧密相关。三焦不畅,气血运行受阻,就会出现瘀血、疼痛等症状。
调血脉流动,就是借助调理三焦气机,推动血液在脉管中畅行无阻,濡养脏腑组织。
像在治疗气滞血瘀导致的胸痹心痛时,常使用丹参、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同时配合调理三焦气机的药物,达到气血同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