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那年,蒋介石在西安被张学良、杨虎城“请去坐客”,全国震动。当时国民党高层一片混乱,人人自危,有人装病,有人躲藏,连跟他最亲近的人都开始各自找退路。而有那么一个人,在听说蒋介石“可能活不成了”的消息后,居然当场吓破了胆,活活给吓死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同父异母的哥哥——蒋介卿。 这段兄弟情,说是血浓于水,其实更像是仇深似海。蒋介石小时候最痛恨的,就是这个人。但就是这么一个当年被他恨得咬牙切齿的哥哥,后来却被他保住了富贵、安稳过完了一辈子。这事怎么看怎么都不合常理,但翻开两人从小到大的恩怨史,就不难理解蒋介石为啥这么做了。 蒋家原本就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父亲蒋肇聪虽然家底殷实,但脾气不小、风流事不少。蒋介卿是蒋父早年所生的儿子,小时候母亲还在世时,在家中是被捧在手心的小霸王。可惜好景不长,亲娘去世后,蒋父续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继室——王采玉,也就是蒋介石的母亲。 王采玉进门后没多久就生下蒋介石,蒋老爷子宠妻爱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完全把蒋介卿晾在一边。这种打击对一个正在长身体、缺少母爱的少年来说,打得格外狠。他看着弟弟天天被抱着、哄着,自己却像个多余的,越长越歪,心里那股子怨气一点点沉下来,化成了彻头彻尾的嫉妒和仇恨。 等到蒋父临终,还留下遗言让蒋介卿照顾小弟弟。蒋介卿面上答应,心里却早打好了算盘。老头一断气,转头就把弟弟一家人扫地出门,给了个没人愿意住的破屋子打发走了。小蒋介石那时还是个孩子,根本无力反抗。母子俩靠着母亲娘家的接济,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时间一晃,蒋介石长大了,想出国留学开眼界,家里却没钱。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找这个兄长,结果被一顿奚落、羞辱,灰溜溜地走了。但这口气他没咽下去,靠着舅舅的帮扶和自己的拼劲,终究熬出了头。 几十年后,蒋介石已是国民党最高领袖,风光无两,而蒋介卿却混得穷困潦倒,家产早挥霍一空。见弟弟发达了,他马上又舔着脸找上门来讨好。这会儿蒋介石没翻旧账,反而安排了个清闲的官位给他。有人以为这是兄弟情深,其实更可能是一种不愿被说“翻脸无情”的面子考虑。 蒋介石从小受尽兄长的冷嘲热讽,正是因为知道这人不堪重用,才特意放在一个不太起眼的位置。可惜蒋介卿不知收敛,等到巴结上宋美龄后,更是被安排到重要岗位,结果他仗势欺人,闹出不少乱子,蒋介石气得把他撸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蒋介石始终没动杀心,只是让他靠边站。说到底,他再怎么恨这个哥哥,蒋介卿毕竟是家族的长子,是蒋家的“老大”。如果把他弄得太惨,别人嘴上不说,心里难免议论:“你看蒋介石,连亲哥都不放过。” 直到西安事变传出消息,蒋介卿听说蒋介石“要完”,吓得当场心梗。也许他是想起了那些年靠弟弟吃饭的日子,也许是明白自己没了靠山就真要完蛋了。这一吓不要紧,直接把命给送了。 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后,还专门去探望病重的哥哥,甚至拿出珍贵的人参想救人一命。虽说兄弟恩怨多,但终归是血脉相连。只是这番“兄弟情”,比起温情脉脉,更像是一场早已注定结局的算计。蒋介卿的一生,就是典型的“仗着出身耍横”,结果把好牌打个稀烂,临了连命都折在了自己的恶行里。 你说他可怜吗?或许有点。但真要说冤,恐怕没人愿意替他说话。就想问问大家,像蒋介石这样处理家族恩怨的方式,你怎么看?是人情留一线,还是明知养虎为患?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1945年国共和谈时期,蒋介石专门找人弄来了一罐湖南辣椒酱。只见蒋介石拿起来闻了
【20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