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位广西女子自称是毛主席的女儿,工作人员认为对方是骗子,毛主席却连忙表示:“让她来,我想见见她。” 在1951年,年仅12岁的岑云端加入了驻广西的49军145师文工团。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岑云端转入沈阳军区空军文工团 1958年,岑云端和同事们前往中南海参加一场舞会。 那时的中南海,舞会成为了一个少见的社交活动。 尽管面对毛主席、周总理等高层领导人的出现,岑云端内心紧张,但毛主席看出了她的紧张,主动与她交谈,不仅缓解了她的焦虑,还在谈话中提到她的名字。 毛主席笑着建议她改名云端。 岑云端没想到这句玩笑话会成真,几年后,她正式改名为“云端”。 岑云端与毛主席的关系愈加亲近。 每当舞会结束后,毛主席和她常常聊起历史和文化,尤其是地方的历史故事。 岑云端曾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族,直到有一次毛主席提到广西的历史人物岑春煊,毛主席问她是否知道自己的姓氏与岑春煊是否有关系。 岑云端对此毫不知情,但毛主席却坚持她应属于壮族,并建议她向父母确认。 回到家后,岑云端得到了父亲的确认,她的祖上确实与岑春煊有联系。 毛主席有时会与岑云端谈论更为个人的事情,比如她的家乡和成长背景。 每一次岑云端与毛主席的对话,都会让她感到毛主席不仅是中国的领袖,更是一个具有亲和力和深刻思考的长者。 岑云端在中南海度过了许多日子,每次参加舞会,她与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都有更多的接触机会。 随着1966年动荡时期,岑云端被调离了中南海,转入解放军春蕾文工团。 之后,她被安排回到广西。 1974年,岑云端和家人应毛主席的邀请,前往北京中南海探望他。 几年前,岑云端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通过毛主席身边的秘书王海容转交。 信中,她深情地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怀念。 不久后,她收到了王海容的回信,告知毛主席身体健康,且依旧记得她的名字。 岑云端在信的结尾写道:“您的广西女儿岑荣端”,这句话或许触动了毛主席的内心。 岑云端和家人如愿来到中南海。 门卫便放行,他们一路走向毛主席的住处。 毛主席早已听见动静,两人激动地握手,仿佛多年未见的亲人再度相逢。 这次重逢,毛主席像当年一样和岑云端畅谈。 毛主席特别邀请岑云端和赵淑琴在中南海住上一段时间,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还特意准备了烟花爆。 在这段时间里,岑云端和毛主席聊了许多话题,尤其是有关广西的历史。 毛主席详细回忆了广西大藤峡的瑶民起义,以及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他特别提到了牺牲的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 岑云端感受到了毛主席对牺牲的同志的深深怀念。 毛主席的记忆力惊人,他还分享了许多关于过去的革命经历,以及个人对家人的思念。 他曾在看有关杨家将故事的《李陵碑》时,因曲调的悲伤而泪流满面。 岑云端知道,毛主席的家庭为了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岑云端在中南海的五天里,两人聊得非常投入,毛主席脸上也时常洋溢着笑容。 当岑云端准备离开时,她向毛主席承诺以后会经常来看望他。 岑云端回到南宁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再次前往中南海。 这次是1975年,岑云端到达中南海时,毛主席已经因老年性白内障几乎无法看到东西。 毛主席躺在床上。 岑云端赶紧上前握住毛主席的手,毛主席向她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原来毛主席的视力已经严重受损,书籍和文件只能依赖他人代为阅读。 毛主席长期遭受眼疾困扰。随着白内障的加重,毛主席的视力逐渐恶化,甚至连读书和处理文件都成了难题。 中央决定为毛主席安排专门的治疗团队。 唐由之在会诊之后认为,毛主席的眼疾已经发展到不可忽视的程度,药物治疗已难以奏效,因此,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唐由之的医学背景使得他成为此项任务的首选。 到了月底,毛主席最终决定接受手术。 这段时间,他因眼疾而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甚至无法亲自批阅文件。 虽然深知病情的严重性,毛主席始终保持乐观。 岑云端亲自前来探望毛主席时,看到他无力再亲自处理事务,她安慰毛主席要相信医生,眼睛一定能够恢复。 她信誓旦旦地表示,等毛主席恢复后,一定会再来看望。 然而,1976年,毛主席因病去世,岑云端得知消息时,悲痛万分。
1973年,一位广西女子自称是毛主席的女儿,工作人员认为对方是骗子,毛主席却连忙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12 09:57:00
0
阅读: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