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上海刚解放,陈毅接到一封急电,一位中共情报英雄,李白(本名李静安)失踪多日,极有可能已经遇害。
电报来自李克农,措辞紧急:“不惜代价,查出真相。”这一纸电文,拉开了一场横跨苏沪、牵扯无数旧军统特务与内鬼的调查。
线索从一口乱葬坑起步,一直追到了曾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女特务钮梅波。
李白是中共地下情报线上最重要的一环,代号“广播员”,上海战役打响前夕,他仍坚守在自己的无线电台前,向党中央发送敌军动态。
1948年底,无线电突然失联,党内判断可能出了问题。
可上海局势紧张,许多地下党员牺牲或失联,李白的消息始终找不到确切出处。李克农多年搭档,心中不安,直接电联上海。
陈毅接电后,把案子交给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杨帆牵头,市局从老警察那里找到一点眉目。
有人记得,解放前不久,有一车“政治犯”在凌晨被押送出南京路,往浦东方向去了,队伍中有个瘦高个,眼神警惕,跟描述中的李白相似。
专案组立即去查,有人提起“戚家庙”。这是浦东郊外一个不起眼的村落,日伪时期被用来枪决抗日志士,后来军统也用作秘密处决场所。
公安干警带人挖开旧址,果然在乱葬坑里找到一批尸骨,穿着解放前的衣物,最上面一具,胸口碎裂,肋骨七根断裂,经裘慧英(李白妻子)辨认,正是李白。
消息传来,陈毅震怒,当即拍板,“凶手是谁,查!能动用的都动用。”公安局决定另开案头,成立李白案专案组,把过去零散的情报线人、旧档案统统翻了出来。
很快,几个名字进入视野,军统特务李树林、陈宇琛是解放前就落网的叛徒,两人供出一个叫叶丹秋的人,是当年负责“上海潜伏敌台”的头子。
这人精明老练,一直未曾落网。更关键的是,叶丹秋当年就受命于毛森,军统大特务头子,负责瓦解共产党情报系统,李白被捕,八成与他有关。
叶丹秋是个狡猾角色,1949年春已逃离上海,专案组找到一条新线索。他有个情妇董素芬,外号“赛牡丹”,本是歌舞厅名角,后被叶收为外围眼线,两人关系亲密。
公安假扮“老友”托人送首饰,约董素芬见面,软硬兼施之下,她交代叶丹秋藏身苏州,偶尔会来探她。
公安在苏州佯装开舞厅,请她作“顾问”,几次传信成功后,叶果真现身。
公安早埋伏好,等他走进后厅一间“谈生意”的雅座,几名便衣一拥而上,将他当场制服。
叶丹秋不肯认,公安轮番审讯,关了一个星期,终于撬开嘴,他交代,李白确实是他下令处决的。
1948年底,通过叛徒李政宣,他掌握了李白的电台位置,那晚,他亲自带队包抄李白住处,将他活捉。
审讯后,上面命令“严惩”,叶带人将李白与其他11名地下党员一并押往戚家庙,连夜枪决。
专案组追问:李白无线电被锁定,技术太精准,谁提供了频率?
这时,叶丹秋沉默了一阵,低声说出一个名字:“钮梅波。”
这个名字让公安局一震,钮梅波早在抗战时期就名声在外,她是中俄混血,外貌洋气,身段玲珑,深得日方赏识,成为日本特高课在华女特务之一。
她多次参与暗杀任务,抗战胜利后摇身一变,加入国民党军统,升至“国防部第二厅”上校级别。
钮梅波手腕极强,懂电台、懂密码,上海地下组织几次失守都跟她有牵连,但她一直未现真身,很多人以为她已逃往台湾。
叶丹秋供词让人震惊,她从未离开,反而潜伏下来,继续策划反共行动。
专案组再次翻查档案,发现在几起失败的绑架案中都出现过一个“梅小姐”,描述与钮梅波吻合。
她活动区域集中在法租界,常出没于几个高级舞厅,尤其是“大沪舞厅”。
有人提出主意:她太狡猾,得用她信得过的人去引她,专案组想起了罗炳乾,代号“罗前”,是解放前策反过来的军统线人,钮梅波曾跟他有过业务往来,罗炳乾点头:“她认识我,我来钓。”
一切设好后,罗炳乾化妆成生意人,赴大沪舞厅“偶遇”,果然,三天后,钮梅波现身,仍打扮时髦,口红鲜艳。
她见到罗,先是试探,几轮暗语后才信服,罗邀她“去后厅谈”,正是公安早已埋伏的地方。
钮梅波警觉极高,一进门便发现不对,转身就想跑,竟一把扯开舞厅地板暗门,准备从密道逃脱。
公安反应迅速,几人堵住出口,才将她制服,搜身时,发现她身上还有毒药与密码本,显然随时准备“自裁灭口”。
钮梅波被捕后,审讯过程格外艰难,她不哭不闹,也不认罪,只说自己是“爱国”,对谁都一样。
直到警方展示叶丹秋的供词、以及李白遗物中的电台残片,她才沉默,几日后,签下供词。
至此,李白之死真相大白,上海潜伏敌台彻底被捣毁,这场跨年调查,牵动了无数老情报线、旧敌台档案与险象环生的布控细节。
1951年,叶丹秋被处以死刑,钮梅波因罪证确凿,被判长期监禁。
李白遇害的真相虽晚数年揭开,但他的事迹早已在地下党员中传颂,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取材正是李白的真实经历。
那句“等你等到我心痛”在荧幕响起时,无数人潸然泪下,有人永远活在暗处,但他们的信号,穿透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