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特务头子毛森抓捕了一个交际花小姐,敌人挖空心思企图从她口中得到地下党的机密,从而彻底摧毁厦门的地下党组织,但刘惜芬严守党的秘密,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厦门展开总攻,被囚禁在看守所的刘惜芬同难友们已经听到了解放厦门的炮声,她高兴得忘记了伤痛,鼓舞难友们说:“天快亮了!”
1924年的夏天,刘惜芬出生在厦门一个日渐衰落的封建大家庭,童年时期的她,或许还能享受一些富裕生活的余温,然而,命运的车轮总是无情地向前碾压。
1938年,日军铁蹄踏破厦门城门,14岁的刘惜芬被迫辍学,曾经的大家闺秀,如今只能靠着一双巧手,为他人缝补衣服来贴补家用。
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这个少女的心中,埋下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也种下了追求光明的种子。
1940年,16岁的刘惜芬通过考试,进入了厦门博爱医院当护士,这家被称为"慈善机关"的医院,实则是日军为掩饰其罪行而设立的。
然而,正是在这里,刘惜芬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她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也看到了同胞们的苦难,在医院工作期间,刘惜芬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暗中救助被日军迫害的中国同胞,她还悄悄为地下抗日组织提供医疗支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日事业贡献力量。
抗战胜利后,刘惜芬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小诊所,她用在博爱医院学到的医疗知识救死扶伤,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
然而,刘惜芬并不满足于此,她渴望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更大的贡献。机会很快就来了,一个深夜,地下党组织的同志找到了她,刘惜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从此,这位白天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夜晚则化身为周旋于国民党高官之间的"交际花",为党组织传递重要情报。
1949年5月,刘惜芬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决定,让她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积极联系群众,团结进步青年,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
刘惜芬还利用自己的医疗背景,为党组织和坚持在闽粤赣边区的游击队募集经费和医疗物资,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人前进的道路。
1949年9月19日,刘惜芬不幸落入敌人之手,她被关押在厦门警备司令部的看守所里,遭受了特务头子毛森的严刑拷打。
敌人企图从她口中套出党组织的秘密,但刘惜芬始终坚贞不屈,她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半点有关组织的信息。
在囚禁期间,刘惜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她美丽的面容被钝刀划花,雪白的肌肤被烟头烫伤,但她的意志却愈发坚定。
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1949年10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厦门发起总攻,被囚禁的刘惜芬听到了炮声,她激动得忘记了伤痛,高声鼓舞难友们说:"天快亮了!"
1949年10月16日,刘惜芬与其他17名革命者一起,被秘密处决在厦门鸿山脚下,她用25岁的年轻生命,换来了无数同胞的自由,而就在第二天,10月17日,厦门宣告解放。
刘惜芬的牺牲,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新中国的缩影,1954年,她的遗体被安葬在厦门万石岩旁的烈士陵园里,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她与其他为国捐躯的英雄们长眠于此,见证着祖国的繁荣发展。
刘惜芬的事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自1981年起,厦门各界通过多种方式纪念这位党的优秀女儿,《厦门日报》曾用整版篇幅介绍她的革命事迹,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专题节目歌颂她的壮丽人生。
2019年,为纪念刘惜芬烈士牺牲70周年,厦门市举办了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主题展览、纪念大会、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位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通过这些活动,刘惜芬的革命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
永不言弃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