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也没办法:“钱”,就是成年人世界的“话语权” 一条短视频里,姑姑当众教育侄

三棱心爱文学 2025-04-13 14:04:26

扎心也没办法:“钱”,就是成年人世界的“话语权” 一条短视频里,姑姑当众教育侄子,抡起巴掌就是狂扇,爸妈在旁边眼睁地看着自己孩子被打。当然,这是一条正能量的视频,姑姑教育侄子,说明家庭和谐、积极向上。但评论一条高赞留言却又道出另一事实:“这姑姑绝对比父母有钱,如果是穷姑姑,她敢动手试试?” 对照现实中的家庭实况,这话还真是没有毛病:赤裸裸的真相背后,藏着一条残酷定律——金钱是穿透人情世故的利刃,更是丈量话语权的标尺。 我们先来说说家庭:经济地位决定话语权重,这是事实。血缘在金钱面前也会“退让”。王志文曾犀利指出:“不谈钱的人永远不会成熟”。当姑姑的经济实力碾压父母时,她的管教会被默认为“权威”,甚至被解读为“为你好”;反之,穷亲戚的规劝只会被视为“多管闲事”。萧伯纳断言:“成年人的底气是钱给的”,钱能买断亲情中的“资格感”。 在国际舞台上,始终上演强国霸权与弱国失语的戏码,国际舞台更是赤裸的“金钱丛林法则”。强国凭借经济硬实力垄断规则制定权。正如古语“富在深山有远亲”,发达国家动辄以制裁施压(如经济命脉掌控),而穷国连抗议声都会被舆论机器消音。这种“结构性话语权”的本质,与家庭中姑姑的“打人特权”如出一辙——有钱者定义对错,没钱者丧失申诉渠道。 钱不是万能的,但确是现实世界的“通行证”。从家庭到国际,经济实力悄然重构着权力秩序。或许正如卡耐基所言:“存钱是在给未来存尊严”。与其抱怨世态炎凉,不如把愤怒化作搞钱的动力——当你足够强大,连呼吸都会被人解读成“真理”。

0 阅读:0
三棱心爱文学

三棱心爱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