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代文献无“自闭症”的病名,但综观古代医家的各种描述,儿童自闭症当属“童昏”

乖乖评养好的 2025-04-13 18:52:13

中医古代文献无“自闭症”的病名,但综观古代医家的各种描述,儿童自闭症当属“童昏”“语迟”“清狂”“无慧”“胎弱”“视无情”“目无情”等范畴。   其病位虽在脑,但同心、肝、肾三脏有密切关系。    1. 肾——先天不足,肾精亏虚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脑为髓之海”,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医方集解》云:“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 肾精亏虚不能化髓充脑,神明用之不足,元神不得滋养,而发为精神活动异常。   自闭症儿童常见于母孕期间感受外邪,跌仆损伤,精神刺激,误服药物等,损伤胎元;或父母健康欠佳,孕母素体虚弱,高龄妊娠导致胎儿禀赋不足。 以上诸多因素都可以导致先天肾精不足,脑失所养。   治则:养阴益肾以醒脑益智,填精补髓以开窍启语。   2.心——神失所养,心窍不通 心主神志,心藏神。 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以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是“神”的具体表现。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这一切都强调了心在主管神志、思维活动方面的重要性。   自闭症儿童不认亲疏,表情淡漠,不喜交际,听而不闻,言语重复,语言难以理解,行为怪异,兴趣狭窄,貌聪无慧等表现皆因心神失养所致。   治则:补肾健脾、培养精血以充养脑神,豁痰化浊以开窍益智。   3.肝——肝失条达,升发不利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的作用。 肝藏魂的功能异常可导致情志障碍性疾病。 自闭症多与“肝”的功能活动障碍相关。   这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相关: 一方面因为小儿“肝气未盛”; 另一方面小儿“肝常有余”。   故小儿表现为肝的调节功能、对外周环境的认识角度不同于成人,这是导致小儿产生精神行为障碍的主要病机。   治则:清心平肝,安神定志,可使心火得清,肝阳得平而阴平阳秘。

0 阅读:47
乖乖评养好的

乖乖评养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