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人性?1970年,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用短短一年时间,让600多万男子“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13 21:59:24

不通人性?1970年,印度女总理英迪拉·甘地,用短短一年时间,让600多万男子“绝育”。没想到,1984年,她的2名贴身警卫,对她连开30多枪。   英迪拉·甘地是印度历史上唯一的女性总理。   她的祖父是英国殖民时期的著名律师。   她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则是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   英迪拉从小接受了西式教育。   在她年幼时,母亲罹患重病,英迪拉因此陪同母亲前往欧洲治病。   英迪拉在欧洲学习期间表现出色,成功进入了牛津大学。   在母亲去世后,英迪拉回到印度,开始涉足政治。   1963年,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   尼赫鲁的继任问题在党内外引发讨论。   其中,莫拉尔吉·德赛是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之一。   德赛早年参与印度独立运动,曾在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发挥了作用。   然而,他对甘地主义的执着信仰,以及在政治上所持的某些极端主张,使得国大党内部的一些元老对他产生担忧。   元老们更倾向于支持一个易于控制的人选。   此时,卡马拉季提出了一个改革性建议。   该计划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政府中的国大党成员辞去政府职务,回归到党内,清晰划定政府与党组织的边界。   这个提议得到了尼赫鲁的批准,而在执行过程中,卡马拉季本人以及莫拉尔吉·德赛也都选择辞去政府职务。   最终,德赛放弃了总理竞选,并推选了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作为国大党的新领袖。   然而,夏斯特里在位仅一年多,便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英迪拉站了出来,得到了党内元老派以及左派的广泛支持。   英迪拉作为女性领导人,政治上较为温和,容易受到控制;   其次,她作为尼赫鲁的女儿,能够在民众中获得支持。   1966年,英迪拉在国大党党团内选举中成功当选为党领袖,仅五天后,她便被总统任命为总理。   英迪拉在家庭生活中也付出了许多牺牲。   虽然两人的婚姻被视作尼赫鲁家族与甘地家族的联姻,但实际上,费罗兹并非圣雄甘地的亲属,而是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海军军官家庭。   英迪拉还是在母亲卡麦拉去世后,决定与费罗兹结婚。   婚后夫妻生活也时常被外界传言困扰。   一次,费罗兹与其他女性的暧昧关系引发了英迪拉的愤怒,她一度回到了德里的父亲家中。   费罗兹向她提出了离婚的要求,英迪拉依然坚持维持婚姻。   此后,英迪拉开始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政治事业,而费罗兹则在生活中逐渐疏远了她。   费罗兹也开始活跃于政界,在北方邦当选为议员后,他公开挑战尼赫鲁的政府。   英迪拉始终尽力维系家庭,并在费罗兹因健康问题需要照料时,回归家庭。   最终,费罗兹因心脏病去世。   英迪拉·甘地的政治理念深受父亲尼赫鲁的影响。   无论是在推动印度独立后的现代化进程中,还是在应对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英迪拉都表现出强硬的决断力。   然而,她的经济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的不满,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然而,最具争议的政策无疑是她在1975年推行的男性绝育计划。   她认为人口控制是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的关键。   英迪拉发动全国范围的绝育运动。   有许多男性在未经过充分同意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绝育。   许多人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侵犯。   英迪拉的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   1975年,反对派指控她在1971年大选中存在选举舞弊。   她选择实施紧急状态,暂停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并采取强硬手段打压反对力量。   到了1977年,紧急状态结束后,英迪拉依然决心通过民主选举恢复自己的政权,然而,她在选举中惨败。   1980年,她通过选举再次赢得了总理职位。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的地方分裂主义势力愈演愈烈,尤其是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教分裂运动。   英迪拉试图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来遏制地方力量的发展。   然而,这些措施反而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在1984年,英迪拉发动“蓝星行动”,派遣军队攻占锡克教圣地金庙。   这次行动却伤害了印度国内锡克教徒的宗教情感。   1984年,英迪拉·甘地在自家住所被她的锡克教护卫刺杀。   参考文献:[1]敦煌学基地王冀青教授赴印度英迪拉·甘地国家艺术中心参加国际敦煌学项目会议[J].敦煌学辑刊,2008(1):F0003      

0 阅读:3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