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在对越自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便是唐立忠,而相信许多人都没有听过唐立忠的

熹然说历史 2025-04-14 00:04:35

这位在对越自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人,便是唐立忠,而相信许多人都没有听过唐立忠的名字,那么他究竟是何人呢? "轰隆"一声巨响震荡在中越边境的战场上,浓烟散去后,越军的暗堡只剩下残垣断壁。1979年2月17日,工兵3班成功炸毁了三个越军暗堡,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这一天,一位年仅18岁、入伍仅52天的新兵唐立忠,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智慧,完成了五次爆破,炸毁了两个敌军暗堡,炸死敌人9名,炸毁轻机枪2挺、冲锋枪和步枪4支,创造了解放军历史上新兵立一等功的先例。 然而,谁能想到,这位"爆破英雄"的背后,是一个出身于湖南贫困农家的普通少年? 1960年6月,唐立忠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作为家中长子,他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在父母身体孱弱、家庭贫困的环境中,唐立忠从小就开始分担家庭重担。收庄稼、扯猪草、淋菜担水对他而言早已成为日常。漫长岁月中的辛劳劳作,不仅锻造了他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和担当精神。 1978年底,中越边境局势急剧恶化。越南军队频繁骚扰中国边境,战争一触即发。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国家发出号召,鼓励青年踊跃参军。在湖南的小村庄里,怀揣着从小参军报国梦想的唐立忠,听闻这一消息后,立即向父母表达了参军的决心。 "爸妈,我想去参军,保卫我们的国家。"年轻的唐立忠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经过劝说,得到父母支持后,唐立忠积极报名,与当地20多名青年一起参加了体检。然而,条件严格,最终只有6人合格,其中唐立忠是4名被派往前线的新兵之一。 初入军营,面对实打实的钢炮、坦克和大炮,唐立忠既兴奋又紧张。作为一名新兵,他的军事基础相当薄弱。但凭借不服输的意志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唐立忠在军事训练中比其他新兵更加刻苦。 有一次,当班长布置军事理论学习任务时,性情直率的唐立忠直接提问:"班长,以后能不能不学习理论课程?可以用这个时间来加强体能训练。" 班长没有生气,而是耐心解释:"唐立忠,你知道不知道军事理论在战场上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不学习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将来如何在战场上看懂地形图?如何预判敌人的方位?怎么规划进攻路线?如果这些你都搞不懂,以后还怎么去打仗,怎么打胜仗?" 这番话让唐立忠恍然大悟,从此他不仅在体能训练上加倍努力,对军事理论的学习也异常认真。每天完成规定训练后,他还会给自己加练1-2小时,学习擒拿格斗等技巧。 在新兵连训练尚未结束时,由于战事紧急,唐立忠被分配到广州军区41军123师368特务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这里的训练比新兵连更为严苛,全部是真枪实弹,冲锋枪射击、炸药包爆破,危险系数极高。就是在这样的高压训练下,唐立忠的实战能力得到了飞速提升。 2015年,在深圳一处小区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整理着自己的军功章。这位老人就是唐立忠,当年那个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爆破英雄,如今已经退休多年。回首往事,那场改变他一生的战斗仿佛就在昨天。 1979年2月17日,唐立忠所在的工兵3班接到了炸毁越军暗堡的任务。当时,班长李秋元对敌情与地形进行了侦察后,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唐立忠主动请缨,要求承担炸毁1号暗堡的任务。 "让我去吧,班长!"面对战友们的担忧,唐立忠坚定地说。 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唐立忠从103号高地左侧向上运动。借着烟雾的掩护,他成功爬到敌军暗堡后方,将炸药包扔进了暗堡进出口处,成功炸毁了第一个暗堡。 紧接着,老兵陈国华也成功完成了炸毁2号暗堡的任务。然而,进行到最后一个暗堡时,战士们遇到了困难。3号暗堡位置最高、火力最强,被派去完成任务的战士不幸中弹牺牲。 危急时刻,唐立忠再次挺身而出。他冒着越军猛烈的火力攻击,向敌军碉堡冲去。由于连日多雨,导火索受了潮,前两次爆破都没有成功。当唐立忠的炸药包用完时,战友潘正华抱着炸药包赶来增援。 不幸的是,拉火柄被不小心弄断了。唐立忠毫不迟疑,用牙齿咬住铁丝,尽管火药喷到了他的左眼,他也顾不上疼痛,一把将炸药包扔进了暗堡。一声闷响后,暗堡被炸出了一个缺口。 看到暗堡还没有完全被炸毁,唐立忠进行了第四次爆破。他从战友手里夺过炸药包,说:"我来,你掩护!"他把导火索切到只剩5厘米,爬上暗堡顶部,拉燃引线,用力将炸药包扔进了缺口。就这样,第三号暗堡被彻底炸毁。 这次行动中,唐立忠共进行了5次爆破,炸毁敌军暗堡2个,炸死敌人9名,荣立一等功,被授予"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他也成为了对越反击战中最年轻的战斗英雄,更是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个在新兵时期就荣获一等功的战士。 当被问及在战场上是否害怕时,唐立忠摇摇头说:"当时我们都想上战场上试一试拼一拼,步兵班长排长都义不容辞地冲锋在前面,那一刻,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畏惧的。"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