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钱玄同新婚之夜,他坐在床边冷冰冰地对妻子徐婠贞说:“我不爱你,结婚只是

梦幻之影 2025-04-14 01:54:18

1906年钱玄同新婚之夜,他坐在床边冷冰冰地对妻子徐婠贞说:“我不爱你,结婚只是没办法。”然而两年后,徐婠贞却接连生了六个孩子,其中一个更是后来我国原子能的奠基人,两弹一星的获得者。 钱玄同的婚姻,从第一天开始,就是一场对抗。 1906年,长兄钱恂一句“为钱家延续香火”,就定下了婚事,连问一句“你愿不愿意”都省了。 徐婠贞,青梅竹马,从小住隔壁,识字、绣活都学得快。 按乡里人说法:天生的一对。可钱玄同不认这“天注定”的鬼话。 他那时候读新学、讲民主、骂孔老二,嘴里满是“新文化”,心里认定:“婚姻若无爱情,便是枷锁。” 偏偏这枷锁自己挣不开,兄长供读书供生活,一句话抵顶三车书。 嘴上反对封建,心里还欠着情分,于是低头成亲,不是答应,是妥协。 新婚之夜,一句话砸下来——“我不爱你,这桩婚姻,是逼出来的。” 徐婠贞当场愣住,钱玄同转过头补了一句:“我不会纳妾。” 那一夜他在日记里写下八个字:“平生罕受之难熬夜。” 房里冷得像庙堂,连对话都像秋风扫地,两人分房而居,连一床被都没合过。 这种日子一过就是两年,亲戚邻里都急了,钱恂更是气得直敲烟锅,天天念叨“无后为大”,劝玄同纳个妾,说家族香火不能断。 钱玄同摆手一句顶死:“我提倡一夫一妻,要是纳妾,就是打我自己的嘴巴。” 徐婠贞从不吵,从不哭,收拾家务、照料日常,还帮玄同整理书稿、回信。 玄同出远门,她托人送洗换衣物;朋友来访,她亲下厨房,一一照应。 心碎不喊疼,是她的倔;爱而不言,是她的骨。 时间拉长了冷战的距离,也慢慢冲淡了偏见的怒火,有一回深夜,钱玄同在灯下看完一篇鲁迅的稿子,突然一句话闪进脑里: “我一直讨厌的,不是她,是那桩不由自主的婚姻。” 那天夜里,他没回自己房。走到徐婠贞门口,站了一会,轻轻叩了三下门。 门开了,两年零三个月,那一夜,终于圆房。 没说什么,灯灭前只听他叹气:“我以前太混了。” 日子有了温度,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来了,徐婠贞怀得勤,生得苦,六个孩子,有三个没熬过病痛。 剩下的三个,全是精挑细教养出来的。 其中一个,最机灵、最沉稳,叫钱秉穹,后来改名钱三强。 这是那个中国原子弹背后的男人。 跟了居里夫人学放射,得“两弹一星”勋章,名字进了中国科学院,他身上那股子严谨劲,全是家里耳濡目染出来的。 钱玄同从不在孩子面前说教,但讲明一点:“爱学什么,去哪儿学,我不干涉。” 有人说他自打吃过包办婚姻的苦,就再也不想孩子重复他的路,“读书可以认命,婚姻不行。” 徐婠贞一直身体不好,后来查出癌,那时候治癌谈何容易,药不顶用,钱更烧得快。 钱玄同不抽烟、不赌、不置田产,就攒着那点工资和讲课费,哪怕卖掉书也给她治病。 “她没选这段婚姻,是被我连累。”他说得很轻,但谁都听得出底气。 夫妻俩从“无话可说”到“相濡以沫”,从“各睡各的”到“你病我陪”,像老剧里的慢镜头,没煽情,也不热烈,但每一步都走得结实。 有人说他从反封建斗士,成了模范丈夫,他没回应这话,只在日记里多了一句:“一夫一妻,非口号,是修行。” 后来的学者研究家风,说钱家的儿女为人、做事、读书,都透着一股清气。 也有人写到钱玄同的“新文化”,说他改旧文、删繁体、推白话,是五四骨干。 但真正让他在生活里站稳的,是那场他原本最抗拒的婚姻,错的开始,不一定走不出对的结局,关键是,扛不扛得住。 钱玄同扛住了,徐婠贞也扛住了。 可惜的是,后来他们没能一起走到头,病魔终究把徐婠贞带走。 葬礼那天,钱玄同没哭,只站在坟前一句话:“从前我负你,后来我们扯平。” 参考资料: 钱玄同,《钱玄同日记》,中华书局,2004年版。

0 阅读:51
梦幻之影

梦幻之影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