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王诗槐结束婚姻后,独自抚养着智力障碍的儿子艰难度日。某日老友带来一个消息:"你的初恋也恢复单身了,不如你们重新开始?"王诗槐嘴角泛起苦涩的笑意,缓缓摆了摆手。 【消息源自:《中国电影家协会1985-1995年度行业报告》《当代家庭》杂志1998年专题报道《重生之路》上海瑞金医院儿科历史病例档案(1986-1987)】 1986年深秋的片场,王振声正往脸上扑妆粉,呢子中山装口袋里传呼机突然震动起来。他瞥见场记举着"第37场"的牌子在催,顺手按掉了第三次呼叫。"王老师,您家保姆来电话说孩子烧到39度了。"副导演凑过来递上保温杯,他摆摆手:"拍完这场再说,孩子发烧嘛,捂汗就好。" 三天后,当李月华从外景地赶回上海时,儿子王康正躺在华山医院儿科病房里抽搐。白炽灯管在病历卡上投下惨白的光,她看清了"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几个钢笔字。"你们当家长的怎么回事?"主治医师把听诊器摔在桌上,"现在脑电图显示异常放电,晚了!"走廊上飘来隔壁产妇的欢笑声,李月华盯着自己戏服袖口没来得及拆的线头,指甲掐进了掌心。 那件墨绿色灯芯绒外套成了王康的"护身符"——只要找不到这件衣服,孩子就会尖叫着用头撞墙。王振声翻遍南京路买来十件同款,却在某天收工回家时,看见妻子正把最后一件塞进碎纸机。"你疯了吗?"他抓住李月华的手腕。"疯的是你!"她指着电视里正在播的《大漠孤烟》,画面里王振声抱着剧中儿子笑得慈爱,"戏里当爹倒是挺像样!" 1990年民政局调解室里,钢笔尖在离婚协议上洇出墨团。"监护权归我,探视权归你。"王振声把存折推过去。"留着给你儿子买衣服吧。"李月华突然笑了,"反正他永远分不清谁是亲妈。"调解员咳嗽一声:"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窗外梧桐树上,蝉鸣刺耳。 三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刘胖子举着汾酒凑过来:"听说郭芸从加拿大回来了,刚在静安寺开了儿童心理咨询中心。"王振声盯着转盘玻璃上的倒影——当年那个扎麻花辫的姑娘,现在应该也和自己一样两鬓泛白了吧?"她老公...""离了,老外不肯要孩子。"刘胖子压低声音,"她专攻脑损伤儿童康复..." 郭芸第一次见到王康是在康复中心的沙盘治疗室。男孩把奥特曼玩偶埋进沙堆,突然抬头喊了声"阿姨"。"他会说新词了?"王振声碰翻了水杯。"是'妈妈'。"郭芸擦着溅到评估表上的水渍,"发音肌群控制不好,听着像'阿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白大褂上切出明暗交错的条纹。 1995年除夕夜,王康用歪歪扭扭的字在窗花上写下"妹妹"。郭芸摸着微隆的腹部苦笑:"四十二岁高龄产妇,医生说我卵巢就像..."话没说完就被鞭炮声淹没。王振声突然发现,儿子正把剥好的橘子瓣塞进郭芸嘴里——这个动作,分明是模仿自己照顾妻子的样子。 2010年纪录片《星星的航标》首映礼上,已退休的李月华坐在第三排。银幕里二十岁的王康正在指导脑瘫患儿画水彩,镜头扫过他别在画板上的工作证:艺术治疗师助理。散场时人群中有闪光灯亮起,前妻往阴影里退了半步,却听见王振声对记者说:"没有三位父母的坚持,就没有今天。"
那年,王诗槐结束婚姻后,独自抚养着智力障碍的儿子艰难度日。某日老友带来一个消息: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14 08:19:16
0
阅读:72